当前位置:妇产科住院医师题库>妇产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A3型题] 30岁经产妇,妊娠32周产前检查,B超示胎儿发育未见异常,腹部触诊宫底部触及圆而硬有浮球感的胎儿部分,血压正常。听诊胎心最可能位于孕妇()

A . A.脐右下方
B . 脐左下方
C . 脐右上方
D . 靠近脐部下方
E . 靠近脐部上方

女性,47岁。分娩3次,曾因尿失禁行尿道悬吊手术,术后出现明显尿急,尿失禁症状未解除,患者由此精神极度紧张。尿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测定膀胱残余尿量,最准确的方法是() A.导尿法。 耻骨上穿刺法。 叩诊法。 超声波探测法。 排泄性尿路造影。 下列方法不能减少非特异性染色的是() 染色过程中避免切片干燥。 使用牛血清白蛋白进行封闭。 在用第一抗体前,加与制备第一抗体不同动物的免疫血清进行封闭。 第一抗体用单克隆抗体。 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和生物素。 40孕周新生儿,产重2900g.出生前胎心减慢、胎动减少,出生时发绀、四肢肌张力低、羊水Ⅲ度。以下哪种情况初步复苏后应加用复苏囊() A.初步复苏后无自主呼吸。 四肢青紫。 刺激无反应。 心率<120次/分。 肌张力明显减低。 白塞病出现针刺样反应的部位() 仅限于下肢。 仅发生在臀部肌肉注射部位。 仅限于颜面部。 仅限于上臂内侧。 发生于患者接受注射部位。 关于非特异性染色的说法错误的是() 表现为弥漫均匀的背景染色。 出现在组织边缘、胶原纤维及血浆渗出处.坏死组织及固定不良的组织中心处。 一片细胞内染色强度较一致,无深浅及多少之分。 切片中的刀痕及皱褶区域也容易出现非特异性染色。 着色细胞数量极少时,多为非特异性染色。 30岁经产妇,妊娠32周产前检查,B超示胎儿发育未见异常,腹部触诊宫底部触及圆而硬有浮球感的胎儿部分,血压正常。听诊胎心最可能位于孕妇()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