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经内科(医学高级)题库>诊断学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男性,37岁,偶发心悸。心电图如图5-13所示,应诊断为()

A .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B . 窦性停搏
C . 窦性心律不齐
D . 交界性期前收缩
E . 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是()。 大中动脉硬化。 肺结核、视网膜微血管瘤。 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 植物神经损害。 糖尿病足。 女孩,10岁,发热伴咽痛1天,就诊外院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三唑氮核苷口服液,次日体温升至39℃,面红,全身瘙痒,皮肤可见到弥漫鲜红色细小皮疹,扁桃体红肿,来院门诊,考虑为猩红热本病恢复期皮疹的特点是() A.颜色转棕褐色伴脱屑。 颜色从鲜红色转暗红色,逐渐隐退。 疹退脱皮后色素沉着。 颜色转暗红后隐退,不同程度脱皮或脱屑。 颜色转淡,全部退掉,无脱屑或脱皮。 患者男,75岁,因贫血、发热、左上肢骨痛,活动后加剧入院。查体发现贫血貌,胸骨压痛不明显,左上肢按压痛,双下肢皮肤有少量出血点。实验室检查:WBC3.8×109/L,Hb89g/L,尿蛋白(+),血沉105mm/h(魏氏法)。X线检查发现头盖骨等处有“溶骨性”病变。临床上,某些疾病的血象和骨髓象变化不一致,应注意鉴别,综合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脾功能亢进与急性白血病可表现为血象相似。 戈谢细胞在骨髓和外周血中均可找到。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象均可表现为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多发性骨髓瘤血象变化不显著。 类白血病反应骨髓象和血象均有显著变化。 CML与类白血病反应血象相似。 女孩,10岁,发热伴咽痛1天,就诊外院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三唑氮核苷口服液,次日体温升至39℃,面红,全身瘙痒,皮肤可见到弥漫鲜红色细小皮疹,扁桃体红肿,来院门诊,考虑为猩红热本病儿出现并发症,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并发症包括组织化脓性损害,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或风湿性关节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急性肾炎与风湿热多见于年长儿。 此并发症多在本病恢复后数周发生。 此并发症与猩红热本身轻重程度呈正相关。 近年来因及时得到治疗,此并发症发病率已减少。 男性,43岁。上腹隐痛半年伴反酸、嗳气、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消瘦、贫血,并有黑便。最合适的处理是(). A.化学疗法。 中医治疗。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免疫疗法。

患者男性,37岁,偶发心悸。心电图如图5-13所示,应诊断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解析: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PR间期0.16秒。第7个心搏后可见长的P-P间期,仔细观察可见箭头所示的T波比其他心搏的T波高尖,为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隐藏于其中所致,其后无相关的QRS-T波,为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偶然房性期前收缩可不干扰窦房结,表现为代偿间歇完全。本例异位P波前后的P-P间期大致为基本P-P间期的2倍,如不仔细辨认出T波上的异位P波,易误认为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