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影像住院医师题库>内科题库

问题:

[单选]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血清CK-MB浓度的典型变化为发病后()

A . 6~12小时达高峰
B . 13~15小时达高峰
C . 16~24小时达高峰
D . 25~35小时达高峰
E . 36~48小时达高峰

43岁男性,上腹隐痛半年就诊,ERCP示主胰管粗细不均,扭曲,僵硬,胆总管下端向内移位。应首先考虑为() 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癌。 先天性胆总管囊样扩张症。 患者,男,65岁,COPD病史10余年,近2年来反复双下肢水肿,此次因肺部感染病情加重,神志恍惚,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下肢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0次/分,为确定有无呼吸衰竭,最重要的检查是()。 脑电图。 心电图。 肺功能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 电解质测定。 下列关于胰腺炎的CT检查的描述,错误的是() 胰腺多为弥漫性肿大。 胰腺密度减低。 胰腺边缘变模糊。 胰腺坏死为低密度,出血为高密度。 增强扫描胰腺肿块呈明显强化。 牙量相对大于骨量是毛氏错哪一种() 毛氏Ⅰ1。 毛氏Ⅱ1。 毛氏Ⅰ2。 毛氏Ⅱ2。 毛氏Ⅲ1。 免疫比浊测定法要求的抗体具有以下特点,但不包括() 特异性强。 效价高。 亲和力强。 R型抗体。 H型抗体。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血清CK-MB浓度的典型变化为发病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CK-MB浓度的典型变化为:起病后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达到高峰,3~4天恢复正常。其升高的程度能准确反映出梗死的范围。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