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发现右颌下区肿物3个月,临床检查见右颌下区表面皮肤正常,可触及肿物质软,无压痛,口内检查未见异常。手术中见囊腔内流出黏稠而略带黄色蛋清样液体。该病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 A.穿刺抽出囊液,加压包扎。 切除颌下腺,吸尽囊液,加压包扎。 完整摘除囊壁,加压包扎。 切除舌下腺及摘除囊壁。 切除舌下腺,吸尽囊液,加压包扎。
胃基本电节律的起搏点位于() 胃体大弯侧近端1/3和远端2/3连接处的纵行肌。 胃底。 胃窦。 幽门管。 贲门。
中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基础代谢率为()。 +10%~+20%。 +20%~+30%。 +10%~+30%。 +30%~+60%。 >+60%。
小肠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起搏点位于() 十二指肠球部。 十二指肠降段。 十二指肠近胆管入口处的纵行肌细胞。 十二指肠壶腹部。 屈氏韧带旁。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0岁。患者一年前因地震害怕而感觉右手活动不灵、颤抖,症状逐渐加重。一个月后左手及两下肢也颤动,月经不规则。外院诊断为神经官能症,住院治疗一个月无效,50天前来我院门诊,诊断为功能性震颤,经针灸和服中药,病情略有好转,回家一个月后症状再现,因肢体震颤而不能写字和劳动,再次来门诊复查。体查:一般情况良好,表情欣快,各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有大幅度节律性扑翼样运动,头颈也有伸曲的节律性运动,在随意运动时加重,肌力、感觉、反射正常。肝豆变性可累及神经系统以下结构() A.大脑。 小脑。 脑干。 基底节。 丘脑。 脊髓。
关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