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4岁,农民。频繁腹泻及呕吐1天来诊。约20余次,水样便,伴腓肠肌抽痛,无明显腹痛。体检:神志清,明显脱水征,BP8/5.3kPa(0/40mmHg),血浆比重1.035,红细胞压积0.60(60%),WBC18×109/L,大便光镜检WBC0~2/HP,经大便悬滴及涂片检查初步诊断为副霍乱。病人经补液及抗生素治疗,症状消失,病情稳定,病人因经济困难,要求出院,解除隔离出院标准是()。 A.症状消失后至少10天,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 症状消失后至少1周,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 症状消失后至少2周,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 症状消失后至少2周,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症状消失后至少3周,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
患者女,28岁。主因急性口服百草枯(约20ml)3h入院。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T36.5℃,P86次/min,R24次/min,BP100/80mmHg。口唇无发绀。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有关百草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特效解毒药。 百草枯是一种电子受体,参与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 肺损伤的表现在临床上最为突出。 对人畜有较高毒性。 经肾小管以原形从肾排出。 口服致死量为1~3g。
有关肿瘤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肿瘤是细胞异常分化和过度增生形成的新生物。 按肿瘤细胞生长特性和危害程度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会发生恶变。 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肿瘤性增生对机体有害。
胃镜检查常见的并发症有() 低氧血症。 肿瘤转移。 术后腹泻。 心跳骤停。 食管、胃肠穿孔。
男性,66岁,双手抖动伴动作缓慢7年。查体:记忆力稍差,拇指与示指旱搓丸样静止性震颤,"铅管样肌强直",手指扣纽扣、系鞋带等困难,书写时字越写越小,慌张步态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特发性震颤。 肝豆状核变性。 帕金森病。 抑郁症。 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
HC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