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医科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北京)804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稀有氨基酸。
【答案】稀有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中的20种常见氨基酸以外的其他蛋白质氨基酸,它们是正常氨基酸的衍生物,如5-轻赖氨酸。
2. 环化核苷酸。
【答案】环化核苷酸,又称环核苷酸,
是指单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的
形成酯键从
而形成的磷酸内酯的结构。
3. 启动子(promoter )。
【答案】启动子是指与转录起始有关的一段DNA 序列,一般位于结构基因端,通过与RNA 聚合酶的相互作
用起始转录。
4. 蛋白质的别构作用。
【答案】蛋白质的别构作用是指含亚基的蛋白质由于一个亚基的构象改变而引起其余亚基和整个分子构象、性质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作用。
5. 辅酶和辅基。
【答案】辅酶是指与蛋白结合比较松弛的小分子有机物质,用透析的方法很容易将辅酶与酶蛋白分开。辅基是指以共价键与酶蛋白相结合的辅助因子,用透析法不能去除。
6. 一碳单位。
【答案】一碳单位是指在某些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仅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亚甲基、羟甲基等,一碳单位可来源于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和组氨酸等的分解代谢,一碳单位参与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修饰,参与嘌呤嘧啶的合成等。
7. 核酸一级结构。
【答案】核酸的一级结构是指核苷酸残基在核酸分子中的排列顺序。
8. 同工 tRNA 。
【答案】同工tRNA 是指结合相同氨基酸的不同的tRNA 分子。
二、问答题
9. 如果用尿嘧啶-N-糖苷酶缺陷的大肠杆菌菌株(ung-)或dUTPase 缺陷的大肠杆菌菌株(dut-)
3 重复冈 崎利用[H]-脱氧胸苷所做的脉冲标记和追踪实验,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变化?请解释原因。
【答案】冈崎实验得到的DNA 标记片段不仅包括由于后随链不连续合成产生的冈崎片段,还包括由于dUTP 的参入而诱发细胞内的碱基切除修复系统切开DNA 链产生的DNA 片段。如果用缺陷的大肠杆菌菌株重复同崎实验,则参入的U 不能被尿嘧啶-N-糖苷酶识别并切去尿嘧啶碱基,不会产生对内切核酸酶敏感的无碱基位点,因而实验只能得到由于后随链不连续合成产生的网崎片段,标记的DNA 片段数量减少。
如果用dUTPase 缺陷的大肠杆菌菌株重复冈崎实验,则细胞内的dUTP 不会被dUTPase 水解而含量増加,有更多的U 参入正在合成的DNA 中,因而实验中得到的由于dUTP 的参入而产生的DNA 片段将增加, 加上由于后随链不连续合成产生的冈崎片段,标记的DNA 片段数量将増加。
10.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与真核生物基因结构有何异同?
【答案】相同点:都含有启动子、结构基因区、调控区和终止区。
不同点:(1)真核细胞的基因属单顺反子,原核细胞的基因属多顺反子;往往多个相关结构基因构成一个操纵子。
(2)真核细胞结构基因中含有插入序列(内含子),属断裂基因;原核细胞结构中无插入序列。
(3)原核细胞基因的转录调控区都很小,大多位于启动子上游不远处;真核细胞的转录调控区大得多,往往远离启动子。
(4)真核细胞基因受顺式作用元件如增强子和反式作用因子的多重调控;原核细胞基因受操纵子调节基因的调控。
(5)原核细胞基因还存在基因重叠现象。
11.试说明丙氨酸的成糖过程。
【答案】丙氨酸成糖是体内很重要的糖异生的过程,要先脱掉其氨基并绕过“能障”及“膜障”:丙氨酸经转回胞液,转变回草酰乙酸后再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后者即可沿糖酵解途径逆行成糖。
12.DNA 变性与降解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变性只涉及次级键的变化,是双链间螺旋被破坏,碱基间的氢键断裂;降解是指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13.试述遗传学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
【答案】DNA 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通过转录和翻译,将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分子,从而决定生物的表现型。另外,逆转录酶也可以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以及逆转录过程就构成了遗传学的中心法则。
14.简述酶的催化机制。
【答案】(1)酶利用其与底物之间通过非共价键(氢键、巯基相互作用、离子键)结合所释放出的能量(结合能)降低了酶促反应的活化能。结合使酶具备了巨大的催化能力和高度的专一性。
(2)酶与底物的非共价结合在过渡态中达到了最优化。从本质上说,酶的活性中心并非最适于与底物结合,而是最适于与过渡态类似物相结合。
(3)在催化反应瞬间,酶的催化基团与过渡态类似物之间形成瞬时的共价键,或是底物将某个基团瞬时转
15.试计算苹果酸彻底氧化成C02和H20能产生多少ATP?
【答案】
苹果酸彻底氧化成(1)
(2)
(3)
(4)乙酰
总共可得到5分子NADH 和1分子 经由氧化磷酸化可生成14个ATP , 加上底物水平 和需依次进行下述反应: ^ 磷酸化得到的1个GTP ,苹果酸彻底氧化成和总共能产生15个ATP 。
16.假设某蛋白质含有10个羧基,平均pK 为3.5; 2个咪唑基,平均pK 为6.0和14个
白质的滴定曲线,并标明等电点的位置。
2个咪唑基,14个【答案】(1)因为该蛋白质分子含有10个羧基,
个羧基的,2个咪唑基的H+和4个
的平均PK 为10.0。从pHl 开始用NaOH 滴定,试问达到等电点时应有多少个H1被滴定掉?画出蛋共有26个(10+2+14)可解离的质子。蛋白质的pI 是指蛋白质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 。当该蛋白质分子中10被滴定掉,即有16个质子被滴定掉时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图),这时就到达了该蛋白质的p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