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822细胞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协助扩散
【答案】协助扩散
属于被动运输。
2. 化学渗透假说
【答案】化学渗透学说是由英国生物化学家 是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如糖、氨基酸、核苷酸以及细胞代谢物等顺其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减小的方向的跨膜转运,该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于1961年提出的用来解释氧化磷酸化
这一学说具有大量偶联机制的假说。该学说认为: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伴随着质子从线粒体内膜的里层向外层转移,形成跨膜的氢离子梯度,这种势能为氧化磷酸化反应提供了动力,合成了
子传递、质子电化学梯度建立、
3. 线粒体嵴磷酸化的关系。
嵴的形成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的实验证明,得到公认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奖。化学渗透学说可以很好地说明线粒体内膜中电【答案】线粒体内膜向基质折褶形成的结构称作嵴
加。嵴有两种排列方式:一是片状,另一种是管状。线粒体嵴的数目、形态和排列在不同种类的细胞中差别很大。一般来说,需能多的细胞,不仅线粒体多,而且线粒体嵴的数目也多。
4. 叶绿体
【答案】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由双层膜围成。存在于藻类和绿色植物中的色素体之一,光合作用的生化过程在其中进行。因为叶绿体除含黄色的胡萝卜素外,还含有大量的叶绿素,所以看上去是绿色的。褐藻和红藻的叶绿体除含叶绿素外还含有藻黄素和藻红蛋白,看上去是褐色或红色,有人分别称为褐色体
5. 内生抱子(芽孢,spore )。 红色体
【答案】内生孢子是指当细菌处于不利的环境,或营养缺乏时,细胞内的重要物质,特别是DNA ,集聚在细胞的一端,形成一种含水量较丰富、外被厚壁、具有很强的折光性、不易染色的致密体,保证细菌能在恶劣的条件下依然存活,对不良环境有强抵抗力的休眠体。
6. 鬼笔环肽
【答案】
鬼笔环肽是由鬼笔鹅膏真菌产生的一种环肽,对微丝表面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但不与肌动蛋白单体结合,对微丝的解聚有抑制作用,使微丝保持稳定状态。
7. 基因组
8. 基因差异表达 【答案】基因组(genome )是指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倍染色体组中总的遗传信息。
的基【答案】高等生物大约有30000个不同的基因,但在生物体内任意一种细胞中只有
因差异表达。它包括新出现的基因的表达与表达量有差异的基因的表达。
因得以表达,而这些基因的表达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有序地进行着,这种表达的方式即为基
二、选择题
9. 对于干细胞,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物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totipotency )
B. 动物多能造血干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C. 在动物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核的分化全能性会逐步减弱变窄
D. 从多莉羊试验看出,动物的体细胞可以独立分化诱导成一个完整的新个体
E. 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C
【解析】AB 两项,动物的胚胎干细胞和多能造血干细胞,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因此不具有全能性。D 项,多莉羊试验中,经过核移植的细胞需要转入母羊内,在体内特定的生理条件下进行诱导发育,因此,动物体细胞不能独立分化诱导成一个完整新个体。
10.
转录因子同
结合主要是是靠氨基酸同各个部分相互作用,不包括下列哪种作用力( )。
A. 范德华力
B. 离子键
C. 氢键
D. 共价键
【答案】D
【解析】一般不形成共价键。
11.癌细胞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 细胞间黏附性增强
B. 缺少接触抑制作用
C. 对生长因子的需求量上升
D. 增殖力下降
【答案】B
【解析】A 项,癌细胞几乎丧失细胞间的黏着,相互之间不产生抑制作用,更有利于快速繁
殖。C 项,由于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其对生长因子的需求量下降。D 项,癌细胞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増殖力增强。
12.某跨膜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已被测定,发现它除具有N-端信号肽之外,还存在14个疏水性肽段,其中7段各含25个氨基酸残基,3段各含16个氨基酸残基,4段各含10个氨基酸残基。经过上述分析可知,此肽链最有可能形( )个a 螺旋。
A.14个
B.11个
C.10个
D.7个
【答案】D
【解析】a 螺旋跨膜结构域含有20〜30个氨基酸残基。
13.观察GFP 融合蛋白在活体细胞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采用哪种显微镜技术最佳( ) 。
A. 透射电镜
B.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
C. 普通光学显微镜
D. 扫描电镜
【答案】B
【解析】AD 两项,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不能观察活体细胞。C 项,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荧光。
14.将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与
A. 单线状
B. 双线状
C. 粉末状
D. 都不是
【答案】A 【解析】 期的呈单细丝状,S 期的呈粉末状,期的呈双线状。 细胞融合,可诱导细胞出现早熟染色体凝集其形态为( )。
15.少量溶酶体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不会引起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是( )。
A. 溶酶体酶蛋白迅速被特异的机制召回溶酶体中
B. 另外一些蛋白与溶酶体酶结合,抑制其活性
C. 溶酶体酶进入细胞质基质随即被降解成无活性的肽段
D. 细胞质基质中的
【答案】D
【解析】溶酶体酶的最适值为5.0左右,故而进入细胞质基质后,活性大大降低。在酵母
值为7.0左右,溶酶体酶的活性大大降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