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709社会研究方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多元回归分析
【答案】多元回归分析是指要解决用多个自变量来估计或预测一个因变量的数值,以及弄清不同的自变量对因变量实际所具有的影响力大小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采用的分析方法。多元回归方程的表达式为:。多元回归方程式中的b 值称为净回归系数,它表示的是在控制了其他自变量以后,某一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单独效果。
2. 集中趋势分析
【答案】集中趋势分析是指用一个典型值或代表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或者说反映这组数据向这个典型值集中的情况。最常见的集中趋势有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也称为均值)、众数和中位数三种。
3. 参与观察
【答案】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它是一种非结构性的观察。
参与观察法的研究者通常不是从对研究主题的先验印象和一整套测量工具开始,而是经常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形成他们的概括和方法论,他们依靠的是研究对象对其“文化”的阐释。研究者开始是带着问题到实地去,寻求资料和“理论性的解答”。
4. 因变量
【答案】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并用y 来表示。在实验研究中,因变量是受实验刺激影响而变动的变量; 在调查研究中,因变量多为行为或态度变量。
5. 横向研究
【答案】横向研究又称为横剖研究,它是指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横向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或某一社会总体的横截面进行了解,它也可以用来分析和比较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总体中的不同部分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6. 假设检验
【答案】假设检验,实际上就是先对总体的某一参数作出假设,然后用样本的统计量去进行验证,以决定假设是否为总体所接受。
假设检验所依据的是概率论中的小概率原理,即“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观察中不可能出现”的原理。但是,如果现实的情况恰恰是在一次观察中小概率事件出现了,就应该怀疑和否定该事件的概率未必很小,即认为该事件本身不是一种小概率事件,而是一种大概率事件。这正是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假设检验的具体步骤包括:
(1)建立虚无假设和研究假设,通常是将原假设作为虚无假设;
,通常有a=0.05, a=0.01等; (2)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显著性水平a (即概率的大小)
(3)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统计值,并根据显著性水平查出对应的临界值;
(4)将临界值与统计值进行比较,若临界值大于统计值的绝对值,则接受虚无假设; 反之,则接受研究假设。
7. 资料审核
【答案】资料的审核是资料处理的第一步工作。它是指研究者对所收集的原始资料(主要是问卷)进行初步的审阅,校正错填、误填的答案,剔出乱填、空白和严重缺答的废卷。其目的是使得原始资料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而为后续资料整理录入与统计分析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资料的审核工作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检查出问卷资料中的问题;
(2)重新向被调查者核实。
8. 无结构观察
【答案】无结构观察是指没有任何统一的、固定不变的观察内容和观察表格,完全依据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所进行的自然观察。无结构观察多采用参与观察的方式进行,其观察的结果也不具有统一的形式,观察所得资料通常只能进行定性的分析。这种无结构的观察是实地研究中最主要的观察方式。
9. 户内抽样
【答案】户内抽样,即从所抽中的每户家庭中抽取一个成年人,以构成访谈对象的样本。户内抽样可以采取两种方法:Kish 选择法和生日法。
10.数据清理
【答案】在数据资料的录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的差错。因而在开始进行计算机统计分析之前,应仔细地进行数据清理工作。
数据清理工作是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进行的,通常包括三种方法:
(1)有效范围清理
对于问卷中的任何一个变量来说,它的有效的编码值往往都有某种范围,而当数据中的数字超出了这一范围时,可以肯定这个数字一定是错误的。要检查出所有不符合要求的编码值,我们
只需在计算机上,用SPSS 软件(或其他软件)执行一条统计各变量频数分布(frequency )的命令。
(2)逻辑一致性清理
逻辑一致性清理是从另一种角度来查找数据中所存在的问题。其基本思路是依据问卷中的问题相互之间所存在的某种内在的逻辑联系,来检查前后数据之间的合理性。要查找和清理有上述错误的个案,需要在SPSS 软件中执行条件选择命令(IF )。逻辑一致性清理还可以采取SPSS 中构成新变量的命令(即compute 命令)来进行。
(3)数据质量抽查
尽管采取了上述两种方法对数据进行清理,但仍会有一些错误的数据无法查出来。人们往往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样本的全部个案中,抽取一部分个案,进行这种形式的校对工作。用这一部分个案校对的结果,来估计和评价全部数据的质量。
二、论述题
11.试述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
【答案】定性资料是指研究者从实地研究中所得到的各种以文字、符号表示的观察记录、访谈笔记,以及其他类似的记录材料。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1)连续接近法
连续接近法指的是这样一种方法,它不断反复和循环的步骤,使得研究者从开始时一个比较含糊的观念以及杂乱、具体的资料细节,到达一个具有概括性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具体地说,研究者从所研究的问题和一种概念与假设的框架出发,通过阅读和探查资料,寻找各种证据,并分析概念与资料中所发现的证据之间的适合性,以及概念对资料中的特性的揭示程度。研究者也通过对经验证据进行抽象来创造新的概念,或者修正原来的概念以使它们更好的与证据相适合。然后,研究者又从资料中收集另外的证据,来对第一阶段中所出现的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者不断地重复这一过程。而在每一阶段,证据与理论之间也不断地进行着相互塑造。这种过程
,因为经过多次的反复和循环,修改后的概念和模型几乎“接近”了所有的就被称做“连续接近”
证据,并且这种经过连续地、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的概念和模型也更加准确。
(2)举例说明法
举例说明法即是用经验证据来说明某种理论。这是定性资料分析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根据这一方法,研究者将理论应用于某种事件或背景中,或者根据先前存在的理论来组织资料。这
,研究者在资料中将那些可以作为证据的内容集中起来,种先前存在的理论提供了一只“空盒子”
去填满这只空盒子。当然,这种用来填满盒子的经验证据既可以是支持理论的,也可以是否定理论的。举例说明法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方式主要表明理论模型是如何说明或解释了某种特定的个案或特定的现象。研究者所列举的主要是一个个案或一种现象的证据。另
,即研究者平行列举多个不同的个案,比如多个不同一种方式则是对一种理论模型的“平行说明”
的单位、或多个不同的时间周期等,来说明这种理论模型可以应用于多个不同的个案,可以解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