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公共卫生学Ⅰ阶段题库>北京住院医师公共卫生学(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在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已知第1组的样本量为n1=10,秩和T1=170,第2组的样本量为n=12,秩和T=83,若界值范围为85~145,则作出的统计推断是()

A . 85,P<0.05,拒绝H0
B . T<85,P<0.05,不拒绝H0
C . T<85,P>0.05,拒绝H0
D . 85
E . T>145,P<0.05,拒绝H0

直线回归分析中,以直线方程Y=0.004+0.0588X绘制出回归线,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所有实测点都应在回归线上。 实测值与估计值差的平方和必小于零。 回归直线X的取值范围为(-1,1)。 所绘回归直线必过点(x,y)。 原点是回归直线与r轴的交点。 有特定扳机点的疼痛性疾病是()。 偏头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 末梢神经炎疼痛。 三叉神经痛。 鼻骨骨折复位时,复位器械远端伸入鼻腔的深度不应超过() 两眉弓连线水平。 两内眦连线。 中鼻甲根部。 鼻骨下缘。 后鼻孔。 患者男,19岁,因“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术。术中使用免疫抑制药巴利昔单抗,术后应用亚胺培南、替考拉宁、阿昔洛韦及制霉菌素预防感染。术后第4天拔除经口气管内插管,拔管后采用甲泼尼龙、吗替麦考酚酯及他克莫司联合治疗,用二性霉素B雾化吸入预防真菌感染。术后持续肾代替治疗3d。术后第8天出现大量心包积液,怀疑急性排斥反应,予心包穿刺放液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应用1次巴利昔单抗,后症状缓解。术后第17天,查体发现右肺呼吸音减低,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咳痰及其他不适;床边摄胸部X线片:右下肺结节状阴影。胸部CT:上、中、下肺均有密度增高影,下肺结节达3cm×3cm。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耐药细菌感染。 肺部真菌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 肺孢菌感染。 排异反应。 胰岛素可促进肝糖原() 合成。 糖异生。 分解。 分解与异生。 运输。 在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已知第1组的样本量为n1=10,秩和T1=170,第2组的样本量为n=12,秩和T=83,若界值范围为85~145,则作出的统计推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