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项有助于高凝状态的形成() 血流速度增加。 血小板减少。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液中凝血因子含量减低。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女性,25岁,妊娠4个月。有哮喘史。近3天咳嗽黄痰伴气喘。可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四环素。 环丙沙星。 丁胺卡那。 氯霉素。 青霉素。
室上速急性发作期非药物疗法包括()。 压迫眼球法。 Valsalva动作。 诱导恶心。 潜水反射法。 颈动脉窦按摩。
下列哪项不符合生理性止血机制() A.血小板与止血血栓形成和凝血块出现有关。 B.包括局部血管收缩,止血栓形成和血凝块出现。 C.局部缩血管反应持续时间较短。 D.血小板减少时,止血与凝血时间均延长。 E.出血时间比凝血时间短。
女性,30岁。喘息、呼吸困难发作1天,过去有类似发作史。体检:气促、发绀,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120次/分,律齐,无杂音。院外已用过氨茶碱、特布他林无效。对该患者除立即吸氧外,应首先给予的治疗措施为() A.联合应用氨茶碱、特布他林静脉滴注。 B.联合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 C.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D.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吸入。 E.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女性患者45岁,支气管哮喘,持续发作约20小时,大汗淋漓,发绀,端坐呼吸,双肺肺气肿征,有散在哮鸣音。首选的治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