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题库>药理学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β-内酰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其抑制了细菌的()

A . DNA螺旋酶
B . 细胞壁合成
C . 二氢叶酸合成酶
D . 核酸合成
E . 蛋白质合成

在行为疼痛测定法中,"由护士、患者家属或患者自己对每天不同时段及每日的日常活动出现的疼痛进行记录"属于() 温度痛阈。 电刺激痛阈。 疼痛日记评分法。 机械伤害感受阈。 六点行为评分法。 女性,59岁,慢性咳喘20年。近5年来动则气急,并常有尿少、下肢水肿。3天前"感冒",自服"感冒通"后热退,但气急、咳嗽加重,昨夜因失眠服地西泮(安定)后入睡,今晨家人见其呼之不应,送来急诊。体检见神志恍惚,呼吸浅速,频率28次/分,发绀明显。两肺散布干湿啰音。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气分析示pH7.29,PaCO210.5kPa(80mmHg),PaO6.1kPa(46mmHg)如果患者在应用压力切换型呼吸机过程中出现吸气时间缩短,呼吸频率加快,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协调,发绀加重。监测动态肺顺应性无明显降低,下列原因中可能性最大的是() A.气压伤。 心源性肺水肿。 肺血管阻力增高。 气道分泌物阻塞,气道阻力增高。 肺栓塞。 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室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颤动。 窦性心动过缓。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红霉素不可与林可霉素合用的原因是() 扩大抗菌谱。 增强抗菌活性。 减少不良反应。 增加生物利用度。 相互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 肺栓塞不包括() PTE(肺血栓栓塞症)。 脂肪栓塞综合征。 羊水栓塞。 空气栓塞。 DVT(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β-内酰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其抑制了细菌的()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β内酰胺类药物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而显杀菌作用。1、2.gif内酰胺类药物可抑制转肽酶的活性,从而阻止了肽聚糖的合成,导致细胞壁缺损,引起细菌细胞死亡。同时1、2.gif内酰胺类药物可增加细菌细胞壁自溶酶的活性,产生自溶或胞壁质水解,使细菌裂解死亡。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