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妇科(医学高级)题库>中医诊断学题库

问题:

[单选] 外感热病中,正邪相争,提示病变发展转折点的是()

A . 战汗
B . 自汗
C . 盗汗
D . 冷汗
E . 热汗

患者男,78岁。于进食中突然出现面部和口唇发绀,意识模糊,跌倒在地,家人速呼120急救,院前医师到达现场。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有() A.初级心肺复苏术。 环甲膜穿刺术。 海姆利克术。 气管插管。 喉罩。 气管切开术。 嗜温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 10~20℃。 20~40℃。 40~50℃。 50~60℃。 60~95℃。 男性,20岁。幼时有蚕豆黄病史,近日寒战、发热、出汗,血涂片找到间日疟原虫。在进行治疗时哪种药物不宜采用()。 氯喹。 甲氟喹。 伯氨喹。 青蒿素。 奎宁。 洋地黄治疗中出现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首选治疗是() A.西地兰。 B.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 C.异搏定。 D.利多卡因。 E.苯妥英钠。 患者男,55岁,因“阵发性胸痛1个月,加重1天”来诊。患者每次胸痛持续约20分钟,此次30分钟未缓解,门诊查心肌肌钙蛋白I(TnI)0.6ng/ml,心电图(ECG):V1~V6导联ST段的弓背向上抬高。入院后胸痛缓解,查体:体温36℃,脉搏5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5/65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呼吸平稳,出汗,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心率55次/分,律齐,无杂音,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电图:ST段回落,V1~V6导联T波倒置。该患者的诊断是()。 A.急性前壁、前侧壁心肌梗死。 变异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病毒性心肌炎。 外感热病中,正邪相争,提示病变发展转折点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战汗的概念:病人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而后汗出者,称为战汗。见于伤寒病邪正相争剧烈之时,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