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2岁,维吾尔族,因“双下肢起皮疹、溃烂3年伴双下肢水肿1年”来诊。查体:双下肢可见散在分布的紫蓝色的指甲盖大小的斑块;部分皮损表面可见米粒至甲盖大小的溃疡;双下肢压凹性水肿。为明确诊断首先最应该做的检查项目是()。 A.双下肢血管造影。 真菌涂片及培养。 细菌培养。 组织病理学。 血常规。
女,58岁。丙基硫氧嘧啶治疗1.5年后甲状腺较前缩小。T3抑制试验:3小时抑制率>50%,24小时抑制率>50%,24小时抑制率 A.停用丙硫氧嘧啶。 B.改用手术治疗。 C.改用放射性131I治疗。 D.丙硫氧嘧啶维持剂量。 E.增大丙硫氧嘧啶剂量。
关于肌松药的拮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去极化肌松药可用抗胆碱酯酶药拮抗。 低温可以影响抗胆碱酯酶药对肌松药的拮抗作用。 为消除抗胆碱酯酶药所引起的毒蕈碱样作用,常需伍用抗胆碱药物。 酸碱与电解质失衡可以影响抗胆碱酯酶药的拮抗作用。 使用抗胆碱酯酶药必须根据肌张力监测结果,当T4/T3<0.3时拮抗效果较好。
反治法是() 顺从疾病本质而治。 逆其疾病本质而治。 逆其疾病现象而治。 顺从疾病现象而治。 反常的治疗方法。
女,27岁。1个月前产一女婴,2周前渐感颈前部疼痛,自觉吞咽时疼痛,无多汗、纳差,甲状腺不大,右侧甲状腺区有一个1.0cm×0.5cm的结节,触痛。TT3250ng/dL,TT4117.2μg/L。下列各项中,哪项试验具有诊断意义() T3抑制试验。 TRH兴奋试验。 TRAb测定。 肺部CT检查。 甲状腺摄131I率测定+TT3、TT4测定。
男性,30岁。间歇性畏寒、寒战、高热、出汗2周余,于10月就诊。间歇期无明显不适。体检:体温40.5℃,轻度贫血貌,口唇疱疹,心率120次/min、律齐,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质软有触痛。化验:Hb89g/L。最可能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