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电学技术(主管技师)题库>窦性心律失常题库

问题:

[单选,A型题]

患者女性,51岁,胸闷、心悸。心电图如图3-7-5所示,应诊断为()。

A . 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B . 窦性停搏
C .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D . 窦性心律不齐
E .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坐骨结节间径是() 尾骨尖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 两侧坐骨棘之间的距离。 第五腰椎棘突尖端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两侧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 男,54岁,活动后气急、咳嗽2年,逐渐加重,干咳无痰,无夜间盗汗及发热。查体双下肺闻及破裂音,心脏无杂音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继发型结核。 风心病。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肺间质纤维化。 1岁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多见的是()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瓣狭窄。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男,54岁,活动后气急、咳嗽2年,逐渐加重,干咳无痰,无夜间盗汗及发热。查体双下肺闻及破裂音,心脏无杂音该患者已行肺功能检查,其他对确诊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是()。 A.血气分析。 胸部高分辨CT。 痰培养。 支气管激发试验。 纤维支气管镜。 坐骨棘间径是() 尾骨尖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 两侧坐骨棘之间的距离。 第五腰椎棘突尖端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两侧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

患者女性,51岁,胸闷、心悸。心电图如图3-7-5所示,应诊断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的特点为间歇性P波脱漏形成较长的PP间距。此间距恰好为正常PP间距的倍数,但有时由于窦性心律不齐的存在,珂能稍有差异。窦房传导的比例是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数目与下传至心房的数目之比,可以规则,也可以不规则。此例心电图应与窦性心律不齐相鉴别。窦性心律不齐常与呼吸有关,PP间距延长或缩短是逐渐发生的。而二度Ⅱ型窦房阻滞时心房周期的缩短或延长均系突然发生,长间距恰好为正常PP间距的倍数。如图3-7-5所示:短PP间距为0.84s,间隙性出现P波脱漏,长PP间距为1.68s,恰好为短PP间距的2倍。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