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819新闻理论与实务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1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第一手材料
【答案】第一手材料又称“直接材料”,它是指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所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现场访问新闻人物、参加实践以及现场收集的物证材料。第一手材料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是最生动形象的材料,也是记者检验其他材料的依据。
2. 秘密性观察
【答案】秘密性观察,又称非闯入性秘密观察。记者不公开身份且不让采访对象觉察在暗中观察各种情况,以便取得第一手材料。记者在采用隐匿性观察和秘密性观察两种方式进行观察时,一定要严格地控制在职责范围之内活动,一般小要干涉对方的人身自由,更不要侵犯对方的人身权,以免造成被动,甚至陷入困境。同时,记者也要格外机警,注意自身的安全。
3. 访问
【答案】访问又称“口头采访’,、“谈话采访”、“访谈”,是采集新闻材料的最基本的力一法之一,是记者有目的地同采访对象交谈,在有限的时间内采集新闻材料的活动。访问可以分为个别访问、集体访问两种方式。访问是采访的必经过程,有利于记者做深层的挖掘,不善于进行访问的记者难以称之为优秀。
4. 感性认识
【答案】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直接同外界事物接触获得的,具有直接、生动、具体等特点,是认识的基础。其主要特点是直接性,此外还具有生动性、具体性、表面性等特点,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现象。
5. 深度报道
【答案】深度报道,是一种涉及重大题材,系统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形式进行解释分析从而延伸和拓展新闻内涵的报道形式。深度报道侧重回答新闻要素why , how 旨在揭示新闻深层次
第 1 页,共 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