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满水试验的做法包括()。 A、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并达到强度要求。 B、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高度为设计水深的1/3。 C、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D、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E、注水至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有顶的预制安装水池浇筑板缝混凝土,应在当日()气温时进行。 A、最高。 B、最低。 C、白天平均。 D、夜间平均。
下列关于装配预应力水池施工的错误说法是()。 A、提高接缝用混凝土或砂浆的水灰比。 B、壁板接缝的内模宜一次安装到顶。 C、接缝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250mm。 D、接缝用混凝土或砂浆宜采用微膨胀和快速水泥。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之案例分析 1、背景 某市自来水厂进行扩建,新建沉淀池一座,设计为无盖圆形,直径30m,池壁应用预制板吊装外缠预应力钢丝结构。A市政公司中标承建项目,并针对工程成立了项目部。项目部组织编写了池壁预制板吊装施工方案,包含工程概况,主要技术措施、安全措施三个方面;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技术质量部长组织了图纸会审;并与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质量和价格,确定了钢丝供应厂商。在池壁预制板拼装完毕后,板缝采用与池壁预制板强度等级一致的普通混凝土灌注。 2、问题 (1)池壁预制板吊装施工方案还要补充哪些主要内容? (2)项目部技术质量部长做法是否符合要求?给出正确做法。 (3)指出池壁预制板板缝混凝土灌注不妥之处。
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之案例分析 1.背景 某热力管线暗挖隧道,长3。2km,断面尺寸为3。2mX2。8m,埋深3。5m。隧道穿越砂土层和砂砾层,除局部有浅层滞水外,无需降水。承包方A公司通过招标将穿越砂砾层段468m隧道开挖及支护分包给B专业公司。B公司依据A公司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场后由工长向现场作业人员交代了施工做法后开始施工。 施工中B公司在距工作竖井48m时,发现开挖面砂砾层有渗水且土质松散,有塌方隐患。B公司立即向A公司汇报。经有关人员研究,决定采用小导管超前加固措施。B公司采用劈裂注浆法,根据以往经验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注浆过程中地面监测发现地表有隆起现象。随后A公司派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协助B公司研究解决。 质量监督部门在工程施工前的例行检查时,发现A公司项目部工程资料中初期支护资料不全,部分资料保留在B公司人员手中。 2.问题 (1)暗挖隧道开挖前的技术交底是否妥当?如有不妥,写出正确做法。 (2)B公司采用劈裂注浆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采取什么方法?哪些浆液可供选用? (3)分析注浆过程中地表隆起的主要原因,给出防止地表隆起的正确做法。 (4)说明A、B公司在工程资料管理方面应改进之处。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吊装中,当预制构件平面与吊绳的交角小于()时,应对构件进行强度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