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高级)题库>中西医结合内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36岁。烦躁,脸色苍白,出冷汗,晕厥数小时,急诊就医。20天前遇车祸,妻子丧生,本人右肱骨中段骨折。已复位治疗。10年前虽患胃病,治愈。近10年余无上腹胀痛,餐后饱胀,恶心。就诊前解柏油样黑便一次。家庭中有肝癌病史。体检:T37.5℃,P86次/分,R25次/分,Bp80/40mmHg。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脉细数,舌质淡,白苔薄白。

提示:入院第2日,白细胞11.0×109/L,BUN13mmol/L,胃镜检查:全胃广泛.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及粘膜水肿。初步诊断主要考虑什么病()

A . A.腐蚀性胃炎并大出血
B .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大出血
C . 卓-艾氏综合征
D . 应激性溃疡并出血
E . 尿毒症并上消化道出血
F . 胃癌并大出血

一学校食堂就餐者中,半年内连续发生伤寒7人,当地防疫部门做流行病学调查,疑食堂工作人员中有伤寒存在,对食堂职工进行普查,下列哪项检查对带菌者监测最好() 肥达反应O效价>1∶100。 肥达反应H效价>1∶200。 肥达反应H效价逐渐上升。 Vi抗体阳性。 尿中A群沙门菌抗原阳性。 治疗痰湿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宜首选()。 石菖蒲。 冰片。 天竺黄。 竹茹。 郁金。 中药性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古时称为四气。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不同的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性味苦寒的药物大多具有() A.祛风除湿作用。 芳香化湿作用。 清热燥湿作用。 利水渗温作用。 祛除寒湿作用。 某6个月小儿,低热1天伴咳喘,吃奶时有呛咳,哭吵时唇周轻度发绀。查体:体温38℃,气促,呼吸50次/分,规则。精神及面色尚可,呼气相延长,两肺呼吸音对称,有较多哮鸣音,心率160次/分,心音强,肝肋下2.5cm。治疗中经常选择下列哪些辅助检查() A.胸部X线平片。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 脑电图。 血气分析。 肌电图。 C-反应蛋白。 鹤草芽研粉吞服的每日用量为()。 5~10g。 10~15g。 15~25g。 30~45g。 45~60g。

患者男性,36岁。烦躁,脸色苍白,出冷汗,晕厥数小时,急诊就医。20天前遇车祸,妻子丧生,本人右肱骨中段骨折。已复位治疗。10年前虽患胃病,治愈。近10年余无上腹胀痛,餐后饱胀,恶心。就诊前解柏油样黑便一次。家庭中有肝癌病史。体检:T37.5℃,P86次/分,R25次/分,Bp80/40mmHg。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脉细数,舌质淡,白苔薄白。

提示:入院第2日,白细胞11.0×109/L,BUN13mmol/L,胃镜检查:全胃广泛.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及粘膜水肿。初步诊断主要考虑什么病()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