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全科)题库>中医病种题库

问题:

[单选] 患儿,2岁。泄泻2d,大便日行10余次,质稀如水,色黄混浊。精神不振,口渴心烦,眼眶凹陷,皮肤干燥,小便短赤,舌红少津,苔少。其治法是()

A . 消食化积
B . 疏风散寒
C . 敛阴止泻
D . 渗湿止泻
E . 清热利湿

患儿,4岁。不思进食半年,形体略瘦,面色欠华,但精神良好,舌淡苔白。其治法是() 和脾助运。 健脾益气。 温运脾阳。 养胃育阴。 消食导滞。 患儿,3岁。面色少华,不思纳食,形体偏瘦,舌淡苔薄白。其治法是() 健脾化湿。 健脾和胃。 疏肝和胃。 消食导滞。 和脾助运。 患儿,2岁。面色少华,不思纳食,精神正常,舌苔薄腻。其治法是() 健脾益气。 和脾助运。 消食和中。 消补兼施。 养胃育阴。 患儿,6岁。泄泻1d,泻下稀薄如水注,粪色深黄臭秽,夹有少量黏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减退,恶心欲吐,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腻。其证候是() 脾肾阳虚泻。 伤食泻。 风寒泻。 湿热泻。 脾虚泻。 尿沉渣镜检时,正确的叙述是() 首先用低倍视野观察。 检查细胞应观察10个低倍视野。 检查管型应观察10个高倍视野。 检查管型应观察20个高倍视野。 检查结晶用低倍视野报告。 患儿,2岁。泄泻2d,大便日行10余次,质稀如水,色黄混浊。精神不振,口渴心烦,眼眶凹陷,皮肤干燥,小便短赤,舌红少津,苔少。其治法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口渴心烦,眼眶凹陷,皮肤干燥,小便短赤,舌红少津,苔少"表明患儿阴津耗伤。此为泄泻之变证。治疗时除止泻外应及时敛阴生津。【名师点拨】小儿泄泻变证有二:一是气阴两伤,多起于湿热泻。一是阴竭阳脱。气阴两伤证辨证的关键是气虚和阴津亏损症状。阴竭证皮肤枯瘪,啼哭无泪,无尿。阳脱症神委而悄无声息,四肢厥冷,脉细欲绝。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