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住院医师儿科题库>传染性及寄生虫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 患儿,3岁。脐周疼痛2d,时作时止,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见有白斑,睡眠不安,寐中磨牙,有便下蛔虫史。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 . 化虫丸
B . 驱虫粉
C . 追虫丸
D . 乌梅丸
E . 使君子散

患儿,4岁。反复感冒,一年多则十余次。咳喘迁延不愈,恶寒怕热,不耐寒凉,多汗,厌食纳少,肌肉松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无力。诊断为() 感冒。 内伤咳嗽。 哮喘。 肺炎喘嗽。 反复呼吸道感染。 下列关于低体温描述错误的是()。 中心体温低于34℃。 手术时间长易发生。 大量输入库血时易发生。 大量未加热盐水冲洗胸腔易发生。 与肌松剂应用有关。 雌、孕激素的拮抗作用表现在() 水、钠的潴留和排泄。 阴道上皮细胞的角化和脱落。 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子宫收缩。 输卵管蠕动。 下列有关冠心病病人的麻醉要点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避免低血压。 防止高血压。 防止心动过速。 禁用钙通道阻滞剂。 纠正心律失常。 流感的预防措施中,错误的是() 对流感患者进行隔离及治疗。 流感流行前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流行前,给所有易感人群使用金刚烷胺进行药物预防。 减少公众集会活动。 使用乳酸、过氧乙酸对公共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患儿,3岁。脐周疼痛2d,时作时止,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见有白斑,睡眠不安,寐中磨牙,有便下蛔虫史。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考查小儿时期寄生虫病的治疗方剂。小儿时期常见的寄生虫病有三种:蛔虫病、蛲虫病和绦虫病。其中,以蛔虫病及蛲虫病多见。蛔虫病的临床特点:腹痛,位于脐周,疼痛不剧烈,时痛时止,有时便下蛔虫。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可见白斑,睡眠不安,磨牙等;蛲虫病的特点:肛周及会阴部奇痒,夜间尤甚,患儿常于半夜突然惊哭,烦躁不安,消瘦等。绦虫病的特点:大便中出现白色节片,腹痛,多为上腹部或全腹隐痛。蛔虫病采用驱蛔杀虫、调理脾胃法。方剂为使君子散。如出现蛔厥证则予以乌梅丸治疗。蛲虫病采用杀虫止痒法,方剂为追虫丸。绦虫病多采用槟榔与南瓜子和用驱虫。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