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815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如果个人收入等十57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美元,消费等于43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美元,个人储蓄为4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
A.50美元
B.48美元
C.47美元
D.40美元
【答案】B
【解析】个人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为DPI-PI 一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为57美元,个人所得税为9美元,因此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8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与消费支出对个人可支配收入均没有影响。
2. 己知消费为60亿元,投资为10亿元,间接税为10亿元,政府的物品和劳务支出额为15亿元,净出口为2亿元,则( )。
A.NDP=87亿元
B.GNP=87亿元
C.NDP=50亿元
D. 无法确定GNP
【答案】D
【解析】根据支出法核算方法可得,GDP=C+I+G+NX=60+10+15+2=87(亿元)。GNP=GDP+NFP(国外支付净额),因为题干未提供NFP 数据,所以GNP 无法确定。NFP (生产要素国外支付净额)即是指本国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外国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此外,题目没有给出经济的资本折旧,因此国民生产净值也是无法确定的。
3. 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2-2N (N 是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 )。
A.40单位
B.399单位
C.400单位
D.500单位
【答案】C
【解析】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条件是边际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有2x (802一2N )一4,可得劳动力需求量等于4000
4. 根据费雪的消费理论,如果实际利率为正,那么( )。
A. 用第一期的收入衡量的第二期消费成本低于同等数量的第一期消费
B. 第二期的收入比第一期的同等数量的收入值得更多
C. 消费者将不愿借钱,从而其第一期的消费小于第一期的收入
D.A , B , C 均正确
【答案】A
【解析】当实际利率为正,消费者从现期收入的储蓄上赚到利息,使得未来收入的价值小于现期收入的价值。同样,由十未来消费由赚到利息的储蓄支付,所以未来消费的成本小于现期消费。
5. 假设一国人口增长率为0.01,储蓄率为0.2,单位资本产出水平为0.7,折旧占GDP 的比重为0.1。如果该国经济增长路径可以由AK 模型刻画,那么,在平衡增长路径上,该国人均产出增长率为( )。
A.3%
B.4%
C.6%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因为该国经济增长路径可以由AK 模型,即Y=AK刻画,推导后有:f (k*)=k*。所以可以知道人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A 有关。
6. 在小型开放经济中,下列哪一种利率等于世界利率? ( )
A. 实际利率
B. 名义利率
C.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D. 取决于汇率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
【答案】A
【解析】投资者考虑的是他们能从投资中得到多少实际购买力,而不是考虑能从投资中获得多少货币单位,所以投资者关心的是实际利率。
7. 乘数的作用必须在以下哪个条件下才可发挥? ( )。
A. 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B.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 政府支出等于政府税收
D. 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
【答案】D
【解析】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关。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则越大; 居民边际储蓄倾向越低,投资乘数则越小。投资乘数原理成立的条件是:社会存在过剩生产能力; 投资和储蓄的决定是相互独立的,否则乘数的作用会被减弱; 同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要能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8.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试图( )。
A. 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 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 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 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答案】C
【解析】控制流通中的基础货币数量是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重要目的之一。卖出政府债券收回流通中的货币会使基础货币减少,紧缩货币供给。
9. 根据IS-LM 模型,引起沿着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 )。
A. 自发支出不变,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物价水平上升
B. 自发支出不变,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物价水平下降
C. 名义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不变,自发支出增加
D. 名义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不变,自发支出减少
【答案】A
【解析】总需求曲线左右移动和沿着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是两种不同的经济活动,前者要求物价水平保持不变,而后者要求物价水平变化。
10.当税收由比例税改为定量税时( )。
A. 投资乘数减小
B. 政府购买乘数增加
C. 投资乘数不变
D. 税收乘数不变
【答案】B
【解析】实行比例税时
,; 实行定量税时
,
,可知投资和政府购买乘数都变大。
二、判断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