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板栗营养丰富,味美香甜,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其他微量元素,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近年来,我国板栗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但由于板栗果实含水量高,呼吸强度大,采后生理代谢旺盛,极易霉烂变质、发芽、失重,耐贮性能差,造成了大量的损失。日本对板栗的贮藏研究较多,但其研究的主要贮藏方法仍是冷藏法,其它国家几乎没有研究文献。我国从70年代起开始了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并取得的一定的进展,如沙藏、气调贮藏、低温贮藏等,但并没有解决板栗贮期易发霉失重的难点。
本试验采用臭氧保鲜、减压保鲜以及臭氧和减压配合保鲜,研究了各种保鲜方法对板栗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藏效果的影响,筛选出有效的保鲜处理方式,确定适宜于板栗贮藏的保鲜技术参数。本试验得出以下结果:
1. 板栗为呼吸非跃变型果实。臭氧处理可显著抑制板栗的呼吸强度,臭氧浓度不超过150μg/L,浓度越高对板栗呼吸作用的抑制越强,浓度超过250μg/L,浓度增加对呼吸抑制作用减弱,甚至加速呼吸。
2. 板栗贮期淀粉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臭氧处理可抑制淀粉酶的活性,从而抑制板栗淀粉的降解,减缓板栗总糖和还原糖的变化,臭氧浓度为150μg/L的处理抑制效果最好,低于或高于150μg/L的浓度抑制作用减弱。
3. 低浓度臭氧处理可使板栗贮藏过程中CAT活性保持较为缓慢的变化,较适宜的臭氧浓度为150μg/L。处理浓度高于250μg/L可降低CAT活性。小于150μg/L浓度臭氧处理可显著抑制板栗POD活性的变化,大于150μg/L对板栗POD活性变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低浓度臭氧处理可降低板栗的相对电导率,臭氧浓度不超过150μg/L,随浓度增加板栗果实组织相对电导率降低;臭氧浓度超过150μg/L,随浓度增加果实组织相对电导率有增高趋势。
4. 臭氧处理可显著抑制板栗的失重率,其中以浓度为150μg/L抑制作用最为显著。臭氧可显著降低板栗的腐烂率,采用浓度150μg/L臭氧,每隔10d处理一次,每次0.5h,贮藏180d时好果率可达93%。臭氧浓度超过150μg/L,对板栗果实组织损伤严重;臭氧浓度低于150μg/L,保鲜效果不明显。
5. 减压处理可显著抑制板栗的呼吸强度,在40.5kPa以上,压力减的越小对板栗呼吸抑制作用越强。
6. 减压处理抑制淀粉酶的活性,从而防止板栗淀粉的降解,减缓板栗总糖和还原糖的变化,在40.5kPa以上,压力减的越小对板栗淀粉酶活性的增大、淀粉的降解、总糖和还原糖的变化的抑制作用越强。
7. 减压处理可明显抑制板栗CAT、POD活性的降低,在40.5kPa以上,压力减的越小抑制作用越强。减压处理可降低板栗的相对电导率,在40.5kPa以上,压力降的越低板栗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越缓慢。
8. 减压处理可显著抑制板栗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在40.5kPa以上,压力越小对板栗腐烂率的抑制作用越强。采用40.5kPa压力贮藏板栗180d,可使板栗的好果率达到90%。
9. 臭氧和减压配合处理能更好地抑制板栗的生理变化,保持板栗的感观品质,使板栗在贮藏过程中有较好的食用价值。以200μg/L臭氧在40.5kPa压力下贮藏品质最好。
10. 由臭氧和减压配合试验得出臭氧和减压配合处理板栗的具体操作为:供给贮藏环境充足的水分,贮藏温度保持-1±0.5℃,每隔10d用200μg/L臭氧处理0.5h,去除臭氧,抽真空至40.5kPa;以后每隔24h抽气一次以维持恒定压力。在上述条件下板栗贮藏180d,好果率达95%。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