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57环境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专属吸附作用

【答案】专属吸附作用是指在吸附过程中,除了化学键的作用,尚有加强的憎水键和范德华力或氢键在起作用。它用来解释吸附过程中表面电荷改变符号,甚至使离子化合物吸附在同号电荷表面的现象。

2. 生物放大

【答案】生物放大是指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噬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程度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生物放大的结果,可使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体内这种元素或物质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的浓度。

3. 标化分配系数【答案】

标化分配系数是指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计算公式为为沉积物中有式中,为分配系数,即有机毒物在沉积物(或土壤)与水之间的分配;

机碳的质量分数。

4. 分配系数【答案】分配系数是指在土壤一水体系中,土壤对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的吸着主要是溶质的分配过程(溶解),即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

二、简答题

5. 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后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为了确保哈尔滨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哈尔滨市政府决定于2005年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该取水口位于爆炸现场下游)。11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该水体污染物主要为苯、苯胺和硝基苯,并确定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试应用环境化学原理分析该现象。【答案】(1)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主要取决于有机污染物本身的性质以及水体的环境条件。水中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吸附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2)苯的危害

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有研究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15年。妇女吸入过量苯后,会导致月经不调达数月,卵巢会缩小。对胎儿发育和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尚未明了。孕期动物吸入苯后,会导致幼体的重量不足、骨骼延迟发育、骨髓损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OARC )己经确认为致癌物。

(3)苯胺的危害

苯胺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如果接触到苯胺. 可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

肝、肾及皮肤损害,眼睛可出现结膜角膜炎,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中毒性肝病。

(4)硝基苯的危害

硝基苯在水中具有极高的稳定性。由于其密度大于水,进入水体的硝基苯会沉入水底,长时间保持不变。又由于其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所以造成的水体污染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倾翻在环境中的硝基苯,会散发出刺鼻的苦杏仁味。

在水中的硝基苯,以黄绿色油状物沉在水底。当

浓度为,

当浓度超过

亡。时,被污染水体呈黄色,有苦杏仁味。当浓度达时,水几乎是黑色,并分离出黑色沉淀。时可造成鱼类及水生生物死亡。吸入、摄入或皮肤吸收均可引起人员中毒。中毒的典型症状是气短、眩晕、恶心、昏厥、神志不清、皮肤发蓝,最后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以上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具爆炸性,倾倒

6. 简述分配作用和吸附作用的区别。【答案】分配作用和吸附作用的区别如下:

(1)从概念上讲,分配作用是在水溶液中土壤有机质对有机化合物的溶解作用,而吸附作用是指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土壤矿物质对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或对土壤矿物质对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

(2)分配作用的吸附等温线是线性的,而吸附作用的是非线性的。

(3)分配过程中散发的热量比吸附过程小。

(4)分配作用中不存在竞争吸附,而吸附作用存在竞争吸附。

(5)分配作用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吸附作用主要为化学键力。

7.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受性作用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答案】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受作用的主要机制如下:

(1)不同种类的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不同,同种植物由于其分布和生长的环境各异可能表现出对某种重金属有明显的耐性。

(2)植物根系通过改变根系化学性状、原生质泌溢等作用限制重金属离子的跨膜吸收„

(3)重金属与植物的细胞壁结合,而不能进入细胞质影响细胞代谢活动,使植物对重金属表现出耐性。

(4)酶系统的作用。耐性植物中酶活性在重金属含量增加时仍能维持正常水平,此外在耐性植物中还发现另一些酶可被激活,从而使耐性植物在受重金属污染时保持正常代谢过程。

(5)形成重金属硫蛋白或植物络合素,使重金属以不具生物活性的无毒螯合物形式存在,降低了重金属离子活性,从而减轻或解除其毒害作用。

三、论述题8. 试论述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1)环境效应的定义

环境效应是指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可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和人为环境效应。

(2)环境效应的影响因素

环境物理效应

环境物理效应是由物理作用引起的,比如噪声、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地面沉降、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热岛效应是指因燃料的燃烧而放出大量热量,再加街道和建筑群辐射的热量,使城市气温高于周围地带的现象,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产生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