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11个月,因“烦躁哭闹、食欲差、偶有咳嗽2d”来诊。查体:T38.2℃,P120次/min,R30次/min;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前囟稍饱满,咽部充血;心、肺(-);肝肋下2cm,质软,脾未触及,腹(-);无颈强直,克尼格征(-),巴宾斯基征(-)。目前考虑的主要并发症是(提示入院后给予积极抢救治疗,诊断明确后抗疟原虫治疗,病情一度缓解。数天后突然出现高热伴寒战,皮肤巩膜黄染,出现2次酱油色尿。尿常规:可见管型;血常规:Hb70g/L。)() A.急性肝炎。 急性肾炎。 黑尿热。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胆囊炎。 DIC。
男性,33岁。因间日畏寒、发热、出汗10天就诊。化验:Hb90g/L,WBC4.0×10/L,外周血涂片找到恶性疟原虫,体检时可发现下列体征,除外() 淋巴结肿大。 贫血征。 肝肿大。 脾肿大。 口唇疱疹。
病人,20岁。糖尿病,呕吐,不能进食伴腹泻1天,昏迷,呼吸深大,血糖27.7mmol/L,血钠140mmol/L,血pH7.2。对此病人首先应考虑() A.低血糖。 B.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C.酮症酸中毒。 D.乳酸性酸中毒。 E.水中毒。
女,35岁。高血压1年,血压为180~230/100~120mmHg之间,有时感手足乏力麻木,夜尿增多。血钾3.5mmol/L,血浆醛固酮40g/dL。下列各项中,哪项检查可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A.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测定。 B.血浆ACTH测定。 C.肾核素扫描。 D.赛庚啶试验。 E.血浆肾素活性测定。
患者男,52岁,维吾尔族,因“双下肢起皮疹、溃烂3年伴双下肢水肿1年”来诊。查体:双下肢可见散在分布的紫蓝色的指甲盖大小的斑块;部分皮损表面可见米粒至甲盖大小的溃疡;双下肢压凹性水肿。组织病理学:真皮内广泛的血管增生,内皮细胞肿胀,真皮内血管周围可见较多的梭形细胞浸润。临床初步考虑最可能的诊断是()。 A.假性Kaposi肉瘤。 血管肉瘤。 肢端淤积性皮炎。 Kaposi肉瘤。 Kaposi样血管内皮瘤。
患者男,40岁,间歇性中上腹痛1年,程度轻,可自行缓解。上腹痛再发10h,病前进食特辣火锅,腹痛逐渐加重不缓解,恶心,8h前曾排黄色成形便1次。查体:T37℃,P80次/min,R14次/min,Bp110/70mmHg。步入诊室,轻度脱水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淤点。双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平软,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肝、脾不大,未闻及肠鸣。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提示:进一步检查结果MRCP:胰腺轻度肿大,胆总管增粗,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TB82μmol/L,DB67μmol/L,ALT105U/L,AST127U/L,血糖12.1mmol/L;血淀粉酶超过正常值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