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儿科(医学高级)题库>中医儿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多选] 治疗疳证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有()

A . 内治法
B . 推拿法
C . 捏脊法
D . 割治疗法
E . 刺四缝疗法

十三岁男孩,10天前无症状,后自觉体力不如同学,剧烈运动后胸闷气短。此次因高热1天就诊。查体:心前区未触及震颤,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Ⅲ/Ⅵ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第2音固定分裂,肺动脉第2音稍增强。该患儿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闻及柔和舒张期杂音,导管检查示右房血氧饱和度较上腔静脉明显增高,此时最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是下列哪一项() A.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右室肥厚。 右房扩大。 左室高电压。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抗休克首要的基本措施为() 改善周围血管张力。 改善心功能。 补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 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 太渊的特点是()。 肺经原穴。 肺经腧穴。 肺经络穴。 主治无脉症。 八会穴之脉会。 关于肠梗阻影像表现错误的是() 扩张的肠袢靠拢形成咖啡豆状为急性机械性小肠梗阻的典型表现。 绞窄性小肠梗阻时肠袢由于嵌顿而且充满液体而呈软组织团块阴影,形成“假肿瘤”征象。 麻痹性肠梗阻的特点是大小肠呈均等积气、扩张,可有气—液平面。 麻痹性肠梗阻扩张的肠管相互靠近,并且间隙常见增宽。 急性结肠梗阻时闭袢性扭转的特点是,结肠明显扩张,可达10~20cm,扩张的乙状结肠呈马蹄状,内有两个较宽的液面,其扩张的顶部可达中上腹部。 早期休克的尿量趋向于每小时() 小于30ml。 30~35ml。 35~40ml。 40~45ml。 45~50ml。 治疗疳证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