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江苏无锡寄畅园因园外惠山的景色而显得更加秀丽,在园林构景中属于( )。

A. 对景

B. 添景

C. 借景

D. 漏景

【答案】C

【解析】借景是指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达到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效果,寄畅园运用此方法构景。A 项,对景是指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或构景方法; B 项,添景是指当远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在中间或近处有乔木或花卉作为中间或近处的过渡景。D 项,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若隐若现,含蓄雅致的构景方法。

2. 古典园林建筑中体量小,有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建筑形象,柱间不设门窗,富有向上和空灵感的是( )。

A. 亭

B. 廊

C. 厅堂

D. 楼阁

【答案】A

【解析】亭的最大特点是独立自由,富有灵活性,其体量小,有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建筑形象,柱间不设门窗,富有向上和空灵感。B 项,廊,通常布置在两个建筑物或观赏点之问,起着遮风避雨、联系交通等实用功能,而且对园林中风景的展开和层次的组织有重要作用; C 项,厅堂,是由古代单体建筑拆分而成的园林中的独立建筑,厅为会客、宴会、行礼用的房间,堂为单体建筑中居中、向阳而宽大的房间,也是社交活动的场所; D 项,楼阁,是园林中的高层建筑。

3. 以下哪个古典园林不属于江南园林? ( )。

A. 萃锦园

B. 网师园

C ,西湖郭庄

D. 寄畅园

【答案】A

【解析】恭王府花园又名萃锦园,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170余米,全园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有古建筑31处。资料介绍,恭亲王为重建花园调集百名能工巧匠,增置山石林木,融江南园林艺术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

4. 中国皇家建筑中体现礼制观念的是( )。

A. 围绕的城桓

B. 中轴线的设计

C. 中庭的配置

D. 华表装饰

【答案】B

【解析】中国皇家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以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高大华丽的建筑修建在中轴线上,轴线两侧的建筑则低小简单。

5. 苏州古典园林于(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A.1994

B.1997

C.1998

D.2000

【答案】B

【解析】1994年承德避暑山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7年,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江苏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8年,北京颐和园、天坛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青城山、都江堰、龙门石窟、明清皇家陵寝、皖南古村落、宏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6. 江南园林以小中见大、意境深远见长。“个园”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个园”位于哪个城市( )。

A. 杭州

B. 苏州

C. 扬州

D. 无锡

【答案】C

【解析】个园在扬州新城的东关街,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大盐商黄应泰利用废园“寿芝同”的旧址建成。另有一种说法,个园最早的前身是“藤花庵”,后为“寿芝圃”,再后为马氏“街南书屋”、陈氏“小玲珑山馆”,最后归黄氏所有。黄应泰本人别号个困,}元呐多种竹子,故取竹字的一半而命园之名为“个园”。

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是运用了( )的手法形成的。

A. 障景

B. 对景

C. 借景

D. 漏景

【答案】A

【解析】障景是一种,指的是遮住破坏景观的事物,或者暂时遮住应当马上出现的景物。这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古代讲究的是景深,层次感,所谓“曲径通幽”,层层叠叠,人在景中。

8. 以下哪个不属于寺观园林? ( )

A. 扬州卷石洞天

B. 杭州黄龙洞

C. 北京白云观

D. 苏州西园寺

【答案】A

【解析】卷石洞天位于扬州市瘦西湖公园内,原为清初古郧园故址,毁于咸丰年间兵火。1988至1989年重新扩建部分景点。景区由东部的水庭、中部的山庭与东十七部的平庭等几部分组成,共包含十个景点。

9. 以下哪个古典园林不属于岭南四大园林( )。

A. 余荫山房

B. 可园

C. 个园

D. 清晖园

【答案】C

【解析】清朝时期,合称“粤中四大名园”的岭南园林分别是佛山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

10.国务院发布《风景名胜区条例》的时间是( )。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