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之农村社会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怎样评价晏阳初和梁漱溟所进行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
【答案】晏阳初主导的定县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是定县乡村建设的重要构成,取得了其突出的业绩,包括疾病的预防、注重妇婴卫生,提倡节制生育和保健制度的创建三个方面。
(1)对晏阳初定县农村卫生教育实验的评价:
①卫生教育实验内容丰富,并且针对性强,提倡针对农民的愚、穷、弱、私开展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②提倡的平民教育观符合社会潮流,主张给予每个人相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③农村卫生教育实验很好的促进了教育卫生事业在农村的发展,对于后来的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有利于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④为之后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探索作出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梁漱溟主导的邹平县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实施了建设乡村卫生三级网络,即以医院为中心,以乡学村学为主,建立了三级行政机构:县设医院,乡设卫生所,村设卫生室,并且重视妇婴保健人员的培训和农村预防免疫工作。
(2)对梁漱溟邹平县的评价:
①实施了建设乡村卫生三级网络,即以医院为中心,以乡学村学为主,建立了三级行政机构:县设医院,乡设卫生所,村设卫生室,为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系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②农村卫生教育实验以农民健康为本,深入民间进行的农民卫生教育实验为其后的农村卫生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值得肯定与珍惜。
2. 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的看病难问题?
【答案】要有效地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让国家的政策优惠真正的惠及到每一个农民,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2)坚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稳定的农村卫生投入保障机制,整合县级卫生机构资源,合理调整乡镇卫生院的规划布局,积极探索多渠道办医途径,鼓励社会和个人参与农村卫生服务。
(3)提高政府用于农村卫生的投资和事业费的比例,增加对农民看病问题方面的资金投入。
(4)深化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严格实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项目准入制度和农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规范农村卫生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努力降低运行
成本,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卫生服务。
3. 传统农村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从整体上来说,传统农村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1)乡土性
传统农村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乡土性是传统中国农业文明的底色,是传统农民的重要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2)封闭性
由于农村文化的乡土性底色,决定了农村文化具有封闭性的特点。由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农民一般不需要与外界交往,囿于一个小地方,形成了较为封闭的文化特性。
(3)相对静态性
①从文化变迁的角度来看,传统农村文化基本可以说是相对静态性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文化变迀的根本动力。在传统农村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对抗关系,生产力没有根本改变生产关系的要求。
②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说,由于农村文化的封闭性,农村文化一般很少与外界文化交流,农民的思想观念、社会心理、生活方式都具有明显的传统性。
(4)多样性
不同地区的农村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即多样性。我国区域广阔,各地农民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
4. 什么是人地关系,它有哪些特征?
【答案】人地关系是指人口与土地的关系。但它绝不是简单的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关系。其特征是:(1)在基本层次上,它是一般的人口与土地关系,是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关系。
(2)在中间层次上,它是人力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口与资源的关系),同时也是人口与食物供应的关系(人口与生产资料的关系)。
(3)在综合层次上,它是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还是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5. 什么是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可以采取什么对策?
【答案】(1)城乡一体化的含义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遵循自身发展规律,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及其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实现城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2)促进城乡一体化可以采取的对策
①调整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②区域城镇体系协调发展;
③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发展;
④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 为什么要重视农村优抚安置工作?
【答案】优抚安置是对国家和社会有功劳的农村特殊社会成员给予补偿和褒扬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优待、抚恤、安罝三种待遇的总称。
之所以要重视农村优抚安置工作,是因为农村优抚安置是维护国家和民族自身利益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它能够保证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推进社会经济繁荣,鼓舞士气,焕发民族精神。
7. 农业的性质是什么?农业生产有什么特性?
【答案】(1)农业的性质
①农业是社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农业是通过人类劳动去实现植物和动物的再生产,来获得物质资料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②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起点。
(2)农业生产的特性
①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相互交织,是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点。
a. 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b. 农业生产在广大的空间进行,具有较大的分散性;
c. 农业生产周期长,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不一致,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强烈的季节性; d. 一些农产品既是农业生产的最终成果,又是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双重性。
②农业不仅在生产上有其自然特点,而且在经济关系上也有其社会特点。
8. 怎样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其目标与要求?
【答案】(1)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2)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①“生产发展”是指新农村建设在产业发展上要有新突破。
②“生活宽裕”是指农民生活水平要有实质性提高。
③“乡风文明”是指乡村民俗要倡导新风尚》
④“村容整洁”是指乡村面貌要有新提高。
⑤“管理民主”是指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
9. 农村的传统婚姻观和当代婚姻观有哪些区别?
【答案】婚姻观是指人们对于婚姻的理解和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农村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地位和自身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农村社区人们的婚姻观发生了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