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层递

【答案】层递是修辞格的一种,是指用结构相似的平行语句表达层层递进或依次递降的事理。它主要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无论是递升或递降,都是层层深入的。它借步步推进,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比如“一根火柴,它自己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致数万万倍的熊熊大火。”

2.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1],

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3. 连读变调

【答案】连续变调是指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读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普通话的连读变调主要有上声字的变调、轻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儿化的变调等。如两个上声连用时的变调情况,“领导”是两个上声连用的现象,前一个音素“领”由“214”变调为“35”。

4. 复句

【答案】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称作分句,复句中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用关联词语和语序来表达。根据分句的意义关系是否平等,复句又分作两大类: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联合复句又称等立复句、等立句、衡分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复句。偏正复句又称偏正句、主从复句,是指由偏句和正句构成的复句。

5. 语法性质

【答案】语法性质是指与语音、词汇相比所具有的特征,相当于“语法功能”。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抽象性是指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稳固性是指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要缓慢得多。民族性是指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6. 次方言

【答案】次方言是方言的一个分支。汉语主要有一七种方言,分别是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在七大方言内部又有不同的分支,这些分支即为次方言。例如官话方言下属的次方言有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它们都具有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如西南官话的古入声字归阳平,华北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而言,古入声字归入四声。

7. 半自由语素

【答案】半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只能跟其它语素组合成词、在组合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这种语素意义实在,但不能够独立运用,要跟其他语素组合才能构词。比如“民”有实在的语素意义,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单说,只能用在其他语素前面或后面,变成“民主”、“人民”。

8. 对偶

【答案】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起来进行修辞的一种方法。对偶的基本种类有正对、反对、串对。从形式上看,其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 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对偶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因而在抒情、叙事、议论等文章中广泛使用。

二、填空题

9. 词汇的核心部分是______词汇。

【答案】基本

【解析】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它包含的词比一般词汇中的词少,却很重要,它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其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和全民常用性的特点。

10.现代汉语不送气的塞擦音有_____,送气的塞音有____。

【答案】b , d , g , j , zh , z ; p , t , k , q , ch , c

【解析】塞音、塞擦音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分别,发送气音时,肺部(声门以下)呼出的

b.d.g.j.zh. 气流比较强,共有P , t , k.q.ch.c 六个; 发不送气音时,肺部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共有z 六个。

11.现代汉语的两个舌尖元音,用国际音标来记音,舌尖前元音可记作______,舌尖后元音可记作______。 【答案】

【解析】舌尖前元音 发音时,舌尖前伸接近上齿背,气流通路虽狭窄,但气流经过时不

发音时,舌尖上翘接近硬鳄前部,气流通路虽狭窄,但气发生摩擦,唇形不圆。舌尖后元音

流经过时不发生摩擦,唇形不圆。

12.“他踢累了”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_____,“他踢完了”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_____,“他踢坏了”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_____。

【答案】主语; 动词; 宾语

【解析】语义指向指的是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语义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累”是指向主语“他”的,“完”指向“踢球”这个动作,“坏”指向宾语“球”。

13.汉语的熟语主要有成语、歇后语和_____语三种。

【答案】惯用

【解析】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大都源远流长,运用普遍,极富于表现力,包括成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三种。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

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例如:“耍花招、下马威、天晓得”等。

14.与元音相比,辅音的特点是______。

【答案】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

【解析】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如b , m , f , d , k 等;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日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例如a , o , e , i , u 等。发音时受到阻碍是辅音与元音相比最主要的特点。另外,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气流较强,声带不一定颤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气流较弱,声带颤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15.“我、分、又、释、言、马、芝、收、字、社、蜘、民、窈、猩猩”中一共有_____个不成词语素。

【答案】5; 6

【解析】自由语素有:分、马、字、社、民; 不成词语素有:释、言、芝、收、社、个自由语素,一共有

16.词形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聚合称为“_____”,不管语言中是否有词形变化,词类从根本上讲都是根据_____来确定的。

【答案】语法范畴; 句法功能

【解析】词形变化是语法形式,每种变化都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词形变化所表现得语法意义的聚合就称为“语法范畴”。形态原则和功能原则是基本一致的。如果形态不充分,或者和句法功能发生矛盾,词类还得按照句法功能来定。

17.划分词类主要以词的_____功能为标准。

【答案】语法

【解析】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