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857细胞生物学(F)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连接的糖基化【答案】
连接的糖基化
是指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由不同的糖基转
移酶催化,将一个一个单糖连接到丝氨酸、苏氨酸、羟赖氨酸或羟脯氨酸的羟基0原子上的糖基化修饰方式。
2. 类病毒(viroid )。
【答案】类病毒是指仅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 构成的类似病毒的简单生命体。
3. 受体酿氨酸憐酸酯酶
【答案】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4.
【答案】
的中文名称是酶联受体。通常与酶连接的细胞表面受体又称催
化性受体,目前已知的酶联受体都是跨膜蛋白,当胞外信号(配体)与受体结合即激活受体胞内段的酶活性。主要包括①受体酪氨酸激酶;②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③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④受体鸟苷酸环化酶;⑤酿氨酸蛋白激酶联系的受体。
5. microspectrophotometry
【答案】microspectrophotometry 的中文意思是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技术,是指将显微镜技术与分光光度计结合起来的技术。它以物质分子的光吸收、荧光发射和光反射特性作为测定基础,可用来分析生物样品细微结构中的化学成分,同时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
6. 活性染色质
【答案】指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其核小体构型发生构象变化,往往具有疏松的染色质结构,便于转录调控因子和顺式调控元件的结合,以及
7. 连接子
聚合酶在转录模板上的滑动。
是一次性跨膜蛋白受体,受体胞内
的作用,
区具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活性,结合配体后,使磷酸化的酪氨酸去磷酸化,可逆转
【答案】连接子是构成间隙连接的基本单位。每个连接子由6个相同或相似的跨膜蛋白亚单位环绕,中心形成一个直径为1.5nm 的亲水性通道。相邻细胞质膜上的两个连接子对接形成完整的间隙连接结构。
8. 肌原纤维
【答案】
肌原纤维
是指肌纤维中许多纵行的,
直径约
的圆筒状的微细结构,
带,两侧
与肌肉的收缩有直接关系。骨骼肌的肌原纤维的单位是肌节,
藉线隔开,
其中间有有带,明-暗重复单位是肌肉收缩和舒张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9. 基粒
【答案】基粒的微管性结构,平均大小为
是指位于鞭毛和纤毛根部,类似于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呈圆柱状
其壁由9组微管三联体组成,包括完全微管与不完全微管。
胞质动力蛋白。中心粒和基粒是同源的,在某些时候可以相互转变,且都具有自我复制能力。
10.双信使系统
【答案】
双信使系统
现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应答的一种信号系统。
11.转运蛋白
【答案】在叶绿体内膜上有很多运输蛋白,称为转运蛋白。它们的功能是选择性转运出入叶绿体的分子。叶绿体内膜上所有转运蛋白的运输作用都是靠浓度梯度驱动的,而不是主动运输。这与线粒体内膜的运输系统不同,在线粒体内膜中有主动运输的转运蛋白。
12.微管蛋白流
【答案】微管踏车学说认为微管组装过程中,在端解聚下来,又到正极端聚合的流动称为微管蛋白流,但
等条件下,微管蛋白异二聚体不 不存在时,微管蛋白流就不会发生。
断地在微管正极端聚合使微管延长,而微管的负极端则因微管蛋白的解聚缩短。微管蛋白从负极
是指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胞外信号被膜蛋白
和
途径,实
受体接受后,同时产生两个胞内信使,分别启动两个信号传递途径即
二、简答题
13.讨论关于真核与原核细胞中翻译起始的主要区别。
【答案】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翻译起始的主要差别来自起始密码子上游区结合的能力。 (1)原核细胞
较不稳定,而且是多顺反子,在
就组装起来。
(2)在真核细胞中,
真核亚基起始复合物合到
帽子(由
和
因子负责)之前,
起始因子。一旦结合,
开始向
亚基
,(
密码子。
能够结
)制备过程需要一系列
介导下,通过
的末端在
核糖体结合位点与小亚基直接结合后,原核细胞翻译起始复合物
本质的差异,
以及小亚基与
下游搜索,直至找到第一个
14.简述核糖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可能的功能。
【答案】(1)核糖体的形态结构
核糖体是一种不规则的颗粒状结构,没有生物膜的包裹,其直径约为小两个亚基,原核生物核糖体(70S )是50S 和30S 两个亚基,真核生物核糖体
长度处有一细的缢痕,将小亚基分为大小两个区域。
(2)核糖体的化学组成
①rRNA :构成核糖体的核心,决定核糖体形态,催化蛋白肽键形成。
②蛋白质:定位于核糖体的表面或者填充于rRNA 间的缝隙,稳定rRNA 。 (3)核糖体的功能
①核糖体是蛋白质翻译的场所,按照mRNA 的信息将氨基酸高效精确地合成多肽链。 ②核糖体在细胞内并不是单个独立地执行功能,而是由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 分子上,形成具有特殊功能与形态结构的核糖体与mRNA 的聚合体,即多核糖体,高效地进行肽链的合成。
15.溶酶体膜有何特点与其自身功能相适应?
【答案】溶酶体膜区别于其他生物膜的特征及功能: (1)嵌有质子泵,形成和维持溶酶体内环境的酸性; (2)具有多种载体蛋白用于水解的产物向外转运; (3)膜蛋白高度糖基化,有利于防止自身膜蛋白的降解。
16.红细胞膜骨架蛋白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答案】通过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显示,红细胞膜蛋白主要包括血影蛋白(红膜肽)、锚蛋白、带3蛋白、带4.1蛋白和肌动蛋白,也有一些血型糖蛋白。其中,血影蛋白、肌动蛋白、锚蛋白和带4.1蛋白是红细胞膜骨架的主要成分。
17.试述非共生起源学说。
【答案】非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它比典型的原核细胞大,
这样就要逐渐增加呼吸作用的膜表面。开始是通过细菌
成功之处:解释了真核细胞核被膜的形成与演化的渐进过程。 不足之处:实验证验不多;无法解释为何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菌在成性能上有那么多相似之处;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
酶
,
对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能否起源于细菌的核区也难以解释。
18.细胞内葡萄糖彻底氧化转变为能量的反应部位和主要过程是怎样的?
【答案】葡萄糖彻底氧化转变为能量经历下列几个代谢过程:
核糖体有大是
两个亚基。大亚基略呈半圆形,在一侧伸出三个突起,中央为一凹陷;小亚基呈长条形,在约
的内陷,扩张和分化(形成
,后形成了线粒体和叶绿体和细胞核的雏形。 的双层膜分别将基因组包围在其中)
分子结构和蛋白质合
酶和核糖体的来源也很难解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