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707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轨学制。其“双轨”是指( )。

A. 公立学校系统与私立学校系统

B. 职业学校系统与普通学校系统

C. 大学一中学系统与小学一初等职业学校系统

D. 义务教育系统与非义务教育系统

【答案】C

【解析】在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一一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 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一一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英国,在产业革命之前,资产阶级为其子女建立了从预备学校、中学直至大学的学校教育制度,而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只能在由宗教团体主办的“贫民学校”、“主日学校”接受教义的灌输。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颁布,要求其国民接受一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这样一来,英国的教育一方面保持着原有的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了国民小学、职业学校,以便培养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新型劳动力,由此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规学制。

2.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 )

A. 《千字文》

B. 《史糟篇》

C. 《三字经》

D. 《急就篇》

【答案】B

3. 通过对道德两难问题的深入讨论,儿童倾向于拒斥低于自己道德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并且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但难以理解和接受高于自己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这种现象被科尔伯格等人称为( )

A. 皮格马利翁效应

B. 俄狄浦斯效应

C. 布莱特效应

D. 布朗效应

【答案】C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基本观点的理解。美国的布莱特在进行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发现儿童在讨论道德两难问题时,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科尔伯格等人在其后一些学校所进行的实验,结果证明布莱特的观点是成立的,由此将其称为布莱特效应。

4.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的分类体系中属于( )。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条件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答案】A

【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梅耶在安德森的基础上,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并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用于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和有关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的条件性知识,后者用来确定何时为何要应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解决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的问题,例如,阅读时,条件性知识决定我们何时需要详细阅读某一段落或者跳过。条件性知识与陈述性、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条件性知识

,属十程序性知识。是“有关……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是对“知识是什么”的描述,因而是

陈述性知识。因此,答案选A 。

5. 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

A. 晓庄学校

B. 育才学校

C. 山海工学团

D. 自然科学园

【答案】A

6. 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 )

A. 王充

B. 董仲舒

C. 贾谊

D. 郑玄

【答案】B

7. 西欧中世纪大学所设学科一般为( )

A. 文科、法学科、医学科、神学科

B. 文科、理科、医学科、神学科

C. 文科、理科、法学科、医学科

D. 文科、理科、法学科、神学科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西欧中世纪大学的掌握程度。最初的西欧中世纪大学只设医学或法学或文科,如最初的萨勒诺大学就只教医学,波伦亚大学只教法律,而巴黎大学侧重文科(Cliberalarts 。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大约到14世纪,一般的大学都有文科、法学、医学和神学科4个学科。这道题考查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8. 某研究者欲考察教师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与师生关系之间的相关性,他每天用一小时的时间去教室随机观察师生互动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记录观察结果。这种观察是( )。

A. 参与式、结构式观察

B. 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

C. 非参与式、结构式观察

D. 非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杳的是对教育观察基本类型的掌握情况。不用的分类标准可以形成不同的教育观察。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而分为: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根据观察的实施程序和方法可以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是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观察者严格地界定研究的问题,依照一定的步骤与项目进行观察,同时采用准确的工具进行记录,是观察法中最严格的一种。非结构式观察:是相对于结构观察而言的,这种观察只有一个总的观察日标和方向,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缺乏明确的观察项目和固定的记录方式。

9. 19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推动新大学运动,制造了柏林大学办学模式,为大学增添了( ) 。

A. 人才培养功能

B. 科学研究功能

C. 社会服务功能

D. 文化传播功能

【答案】B

【解析】德国教育家洪堡曾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改革。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柏林大学的创办。

,不仅对德国大学的现代化,而起对欧美其他国柏林大学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统一”

家大学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