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骨外科(医学高级)题库>骨外科综合复习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9岁,摔伤致右肘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2小时,查体:右肘关节肿胀明显,局部压痛、活动明显受限。目前患儿的诊断为()

A . A.右肱骨髁上骨折
B . 右肱骨髁上骨折并肱动脉损伤
C . 右肱骨外髁骨折
D . 右肱骨内髁骨折
E . 右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

下列资料中,不属于配对设计的是()。 80名患者配成40对,每一对分别接受两种不同药物处理,比较药物的有效率有否差别。 60份已确诊鼻咽癌患者的血样,分别用两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比较哪种方法较为敏感。 40份白喉患者咽喉涂抹标本,依同样条件分别接种于两种培养基上,比较哪种培养基的阳性符合率高。 40名流脑带菌者被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20人,给予实验组的带菌者2%呋喃西林治疗,而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滴鼻,研究该药有无疗效。 经观察7名矽肺患者在吸入雾化剂前后血清黏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该药的疗效。 患儿男,9岁,摔伤致右肘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2小时,查体:右肘关节肿胀明显,局部压痛、活动明显受限。该患儿3年后随访,肘内翻畸形20度,则处理方案为() A.截骨矫形术。 建议功能锻炼。 随访观察,待患者骨骺闭合后再行截骨矫形术。 建议理疗。 针灸。 关于孢子丝菌,叙述错误的是() 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申克孢子丝菌。 申克孢子丝菌是二相性真菌。 组织相可见卵圆形小体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在胱氨酸葡萄糖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快。 在SDA培养基上形成咖啡色的酵母型菌落。 患儿男,9岁,摔伤致右肘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2小时,查体:右肘关节肿胀明显,局部压痛、活动明显受限。术中检查发现,患者右肱动脉因受骨折块压迫,血栓形成,应进行哪种处理() A.先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再行切开取栓术+肱动脉吻合术。 先复位骨折块后再观察情况,暂时不作处理。 先行切开取栓术+肱动脉吻合术,再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一期行取栓术+肱动脉吻合术,二期再复位固定骨折。 先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行溶栓治疗。 做毛发穿孔试验,同时作阳性对照的癣菌是() 红色癣菌。 石膏样癣菌。 紫色毛癣菌。 玫瑰色毛癣菌。 许兰毛癣菌。 患儿男,9岁,摔伤致右肘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2小时,查体:右肘关节肿胀明显,局部压痛、活动明显受限。目前患儿的诊断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