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6岁。2003年9月就诊。间歇性发热2个月,发热间隔不规律,伴寒战、乏力、恶心、呕吐,近两日出现尿少,尿黄,头痛,腰痛,1日前出现意识障碍。发病前40天由泰国考察归国。体检:T40.5℃,R23次/min,P98次/分,BP125/80mmHg,巩膜轻度黄染,肝区扣痛(-),化验:HB90g/L,WBC8.5×109/L,RBC2.4×1012/L,脑脊液:白细胞110×109/L,糖2.8mmol/L,氯化物110mmol/L,蛋白定量0.64g/L该患者最适应的治疗是() A.给予抗菌药物。 口服伯氨喹。 氯喹+伯氨喹。 干扰素。 糖皮质激素。 青蒿素。 奎宁。
老年患者突然发生寒战、高热、咳嗽、咳痰、痰粘稠,砖红色,胶冻状,引起感染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克雷白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 嗜肺军团杆菌。 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脑栓塞。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心脏破裂。 心源性休克。
男性,20岁、在一次战斗中,子弹射入股内侧,12h后被送入医院。患处胀裂样剧痈,患处皮肤水肿、苍白.在患处可触及捻发音,伤口处肌肉变为紫黑色。伤口分泌物涂片可见:() A.大量芋兰阴性秆菌。 B.大量芋兰阳性杆菌。 C.大量革兰阳性球菌。 D.大量革兰阴性球菌。 E.真菌。
以下哪项不是《内经》对痹证的叫法() 皮痹。 肉痹。 筋痹。 肌痹。 脉痹。
患者女,45岁,16个月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腋淋巴结转移20/24。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术后开始行AC→T辅助化学治疗共8个周期(5个月);10个月前完成胸壁及锁骨上、下区放射治疗。近日出现右下肢、腰椎多发骨痛。为明确诊断,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