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南民族大学文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体制
【答案】新闻体制即新闻传播体制,又称媒介制度,是指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国家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不同的新闻体制是由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新闻体制的核心是资产的所有权和新闻报道的支配权。新闻体制的实质就是新闻传播的制度问题,主要包括新闻资产的所有制问题、新闻业的组织结构问题、人事制度问题等,在这些具体的体制内容中,新闻资产的所有制是新闻体制的核心,它决定着其他体制内容的具体安排方式。
2. 使用与满足
【答案】这是以“受众”为中心,从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来衡量媒介效果的理论。它与从传播者的角度研究理论的国完全不同。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包括解闷消愁、人际关系、确认自我和监视环境。
3. 新闻的接近性
【答案】新闻的接近性是指新闻内容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即新闻与受众在地理上、心理上、思想上、职业上、性别上、年龄上以及利害关系上等的接近关联。新闻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新闻报道与受众的接近程度。一般情况下,离受众地理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事,就越为其所关注,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4. 新闻来源
【答案】新闻来源,又称消息来源或信息来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广义的新闻来源既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又泛指构成新闻根据的全部新闻事实。
5. 电子书
【答案】电子书是指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的出版物以及植入或下载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的集存储介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电子书可以订阅众多电子期刊、书和文档,也可以从网上自动下载所订阅的新闻和期刊,还可以将自己购买的书和文档储存到阅读器上。阅读器采用翻页系统,电子书现在已发展成为一种知识信息
传播的重要载体。
6. 集约化经营
【答案】集约化经营就是走内涵发展之路,即合理化整合内部人、才、财和产、供、销的资源,不断开拓资源的利用价值,提高生产率。对于传媒业而言,集约化经营必然走向集团化经营。全球传媒集团有两大类型:①单-的传媒集团,属于专业化集团,把报纸或广播电视做深做细,尽可能做到极致。②混合多媒体集团,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广告公关等,属于多种媒体的分工合作,协同作战。
7. 信息量
【答案】扩大信息量是近年来许多新闻媒体努力的方向。计算信息量的方法有按版面上的新闻稿件条数来计算、用新闻所提供事实的单元来计算等。决定新闻信息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事物变动的影响力,事物变动的规模和空间,事物变动的速度,事物变动的可能性概率等。
8. 广播
【答案】广播是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广播电台最早是娱乐工具。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 实验电台广播了一条关于密执安州州长的新闻。这条新闻被认为是最早的广播新闻。1920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向匹兹堡的KDKA 电台颁发营业执照,根据美国商务部记载,这是具有合法经营权的第一家电台。11月2日晚上8点,KDKA 电台开始播音,KDKA 电台的播音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掀开了世界新闻事业新的一页。1940年12月30日,延安的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 发射功率约300瓦,这是中国共产党所创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
9. 文化霸权理论
【答案】文化霸权理论由葛兰西提出,他认为,任何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有两种霸权,即政治社会的政治霸权,包括军队、法庭、警察,通过暴力实施统治; 另一个是市民社会的“文化霸权”,即智慧与道德的领导权,其本质是具有统治性的意识形态。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通过它们倡导的大众文化等各种样式,建构并维护着统治性的意识形态。
10.新闻活动
【答案】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如在茶坊中,在车船上,在亲戚朋友聚会时,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互打听新闻。信件、传真和电话中也有新闻。现在,手机短信正成为人们相互传递新闻的重要途径。另外,开会、听报告、研究工作,同样可以了解到不少新闻。这些都可以算作新闻活动。
11.劳动界
【答案】《劳动界》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李汉俊于1920年8月15日发起创办的周
刊,是中共创办的第一份通俗工人读物。用通俗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组织起来进行斗争。《劳动界》周刊内容设有演说、国内劳动界、国外劳动界、诗歌、小说、读者投稿等专栏。文章生动活泼,短小精悍,以生动的事例揭露了资产阶级压榨工人的罪行,启发工人的觉悟,共出版了24册,1921年1月终刊。
12.邸报
【答案】邸报又名进奏院状报、朝报、邸状、邸吏状、邸吏状报等,邸报是其通称,是指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级。它发源于唐代的进奏院状报,在宋代开始被称为“邸报”,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邸报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内容受到当局严格的控制,主要涉及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员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战报及刑罚等。宋代邸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
二、简答题
13.新闻媒介集团化在经营方面有哪些好处?
【答案】近些年来,中国报业、广电开始了集团化,其目的之一就是实现规模经济。新闻媒介集团化在经营方面的好处在于:
(1)大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办公楼、印刷厂和电台电视台的采访、编辑、播出系统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降低经营成本。
(2)人员可以合理流动、配置,调动新闻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3)资金可以合理调度,把资金投入到最急需、最能见效的方面。
(4)在资料、稿件组织上共享。比如,文汇新民集团成立以后,原先两家报社的资料不但为记者、编辑提供了大量的背景资料,而且向社会开放,成为营利机构。
14.简述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社会控制的关系。
【答案】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社会控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从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和具体性可以引出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问题。任何社会制度,只要存在着新闻自由,对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不可避免。
(1)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政治法律、思想观点、文化传统等对新闻事业所施加的影响,目的在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最终使传播内容更符合施控者的利益。控制了新闻事业也就控制了新闻自由。
(2)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有古代报纸以来就始终存在,如中国宋代邸报的“定本制度”是一种严厉的社会控制。随着近代报业的出现,新闻事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也就被提上议事日程。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和社会的稳定,各个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都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对新闻事业进行控制。否则,在特定的情况下,新闻事业就会失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