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阳经五输穴为临床常用穴位。本经实证按母子补泻法,应取() A.液门。 关冲。 天井。 支沟。 中渚。
手少阳经五输穴为临床常用穴位。胁肋病,首选() A.液门。 关冲。 天井。 支沟。 中渚。
手少阳经五输穴为临床常用穴位。其五输穴排列是按照金水木火土的顺序,依次分别是() A.液门 中渚 关冲 支沟 天井。 中渚 阳池 关冲 天井 支沟。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中渚 关冲 液门 天井 支沟。 支沟 天井 液门 支沟 中渚。
哑门、风府是临床要穴,但在针刺操作方面有较严格的要求。针灸临床必须注意此二穴深部的解剖组织,主要是指() A.大血管。 大肌腱。 颈神经。 延髓。 颈椎棘突。
哑门、风府是临床要穴,但在针刺操作方面有较严格的要求。二穴定位分别在后发际向上() A.0寸、0.5寸。 0.5寸、1.0寸。 0.8寸、1.0寸。 1.0寸、1.2寸。 1.2寸、1.5寸。
郑某,女,56岁。宿患胆结石,拒于手术。且平素动辄踹筋挛缩,某医院诊断为钙质缺乏。近因工作不顺及家庭琐事,情绪波动,自觉口苦耳鸣,胁肋胀痛。舌偏红,脉弦数。根据原络配穴,下列穴位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