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级中学历史题库>世界史题库

问题:

[单选]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中央主管经济的部门有5个,到1939年增加到34个,1941年增加到37个。部门的不断增多反映出苏联()。

A . 经济管理体制高度集权
B . 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 . 公有制经济占优势地位
D . 国民经济总量显著增加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短跑运动员起跑的速度属于()。 反应速度。 位移速度。 动作速度。 都不是。 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长期性地解决失业造成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举办公共工程。 整顿财政金融。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保护劳工权利。 什么是焦虑、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 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 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 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倒把扰乱市场。 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中央主管经济的部门有5个,到1939年增加到34个,1941年增加到37个。部门的不断增多反映出苏联()。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苏联中央主管经济的部门数量不断增多,正是反映了苏联对国民经济控制的不断强化,故选A项。B项、C项、D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