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卫执业医师题库>卫生毒理学题库

问题:

[单选] 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不包括()

A . 观察受试物毒作用的表现和性质
B . 毒作用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
C . 剂量—反应研究
D . 确定毒作用的靶器官
E . 确定损害的可逆性

轻度急性输血反应的处理中不适当的是() 减慢输血速度。 肌内注射抗组胺药物。 经过处理30分钟后症状缓解,可继续以正常速度输注。 经过处理,30分钟内无临床改善或症状恶化,则按照中重度反应处理。 通知血库和主治医师。 患儿6个月,间断咳嗽3个月,低热、喘息、呼吸费力40余天,入院查体:体温37.4℃,呼吸32次/分,脉搏132次/分,血压80/50mmHg,意识清楚,精神反应可,无发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充血。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粗大痰鸣音及喘鸣音。胸部X线平片示粟粒样阴影,均匀分布。72小时PPD试验:红肿硬结平均直径20mm。[提示]入院后患儿行胸部增强CT示气管受压变窄,纵隔内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可见支气管内膜结核。其父曾有结核病史。关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术前禁食水4~6小时。 向患儿家属解释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术前半小时遵医嘱注射阿托品。 术后及时清洁患儿口鼻。 术后为患儿常规漱口。 密切观察患儿咳嗽咳痰情况。 癃闭的病因病机不包括() 肾元亏虚。 脾气不升。 湿热蕴结。 心血亏虚。 肺热气壅。 患者男性,60岁。因乏力、纳差1个月,发现双侧肾上腺肿物2周就诊。患者于1个月前开始出现全身疲乏、无力、嗜睡,恶心、食欲差、进食少等症。20天前行腹部超声检查,提示双侧肾上腺低回声占位,右侧5.8cm×3.5cm,左侧6.7cm×3.4cm,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周边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患者发病以来体重下降5公斤。无发作性头痛、心悸、大汗病史。既往史:4年前因右肾癌行根治性切除术。家族史无特殊。查体:精神萎靡,神情淡漠,体型消瘦,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心率100次/分,上腹正中可见切口瘢痕长约16cm。 对患者诊断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是()。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腹盆CT平扫+增强。 腹部MRI。 131I-6β-胆固醇核素显像。 胃镜。 肾血流功能显像。 经输血传播的病原体除外() 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 梅毒螺旋体。 巨细胞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不包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此题是基本知识题,只要阅读和理解了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有关叙述,就可清楚基本目的不包括毒作用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进行一项毒性评价试验如亚慢性毒性试验,可以得到上述A、C、D、E四项内容。毒作用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必须另外设计新的试验,不是常规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