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渤海大学旅游学院618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
A. 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B. 教育的纲领性定义
C. 教育口号
D. 教育隐喻
【答案】A
【解析】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它是指向实践,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因此,“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2. 下列哪项不属于蔡元培改革北大所提出的措施? ( )
A. 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B. 调整系科结构,改革教学制度
C. 设立校董,确立校长负责制
D. 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
【答案】C
3. 在道德教育问题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 )。
A. 道德教育等同于宗教教育
B. 德行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C. 道德教育应戒绝使用斥责或鞭挞一类惩罚手段
D. 道德教育应以《圣经》有关诫命的学习为主
【答案】B
【解析】夸美纽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把培养德行看作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他看来,德育比智育更为重要。①他的道德教育理论突破了宗教教育的模式,把世俗道德培养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分; ②在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上,他也突破了宗教教育的束缚,不以基督教教义为理论基础,而是以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为理论基础; ③在道德教育内容上,他把勇敢、智
慧、节制、公正,还有劳动教育作为内容; ④德育方法上,采用正面教育、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择友等方法。
4. “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 )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C
5. 国子学始立于( )。
A. 西晋
B. 东晋
C. 南朝
D. 北朝
【答案】A
【解析】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四年(278年),设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专为士族子弟另设国子学之始,也是门阀士族享有各种特权在教育制度上的反映,以后国子学制度逐步得到发展,成为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
6. 凯米斯倡导的教育行动研究类型是( )
A. 理论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B. 技术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C. 反思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D. 批判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答案】D
【解析】早期的行动研究以勒温为代表,以技术取向为基本特征,特别注重行动假设、计划等研究过程,强调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以斯腾豪斯为代表的实践取向,旨在通过行动研究来解决功能性文盲、教育荒废等教育问题; 以凯米斯为代表的批判取向,反对科学研究中的“研究一应用”模式,主张在教育研究中揭示个人及团体的真正利益,揭露教育现实中存在的不公平之根源,最终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7. 汉代察举制实施时,在郡国推荐的是( )
A. 进士
B. 秀才
C. 孝廉
D. 举人
【答案】C
8. 夸美纽斯依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将母育学校比喻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理解掌握程度。夸美纽斯提出来学校应该分为: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大学。适应自然的教育就是从春天开始,就是儿童时期去读的母育学校。
9. 在教育研究的数据分析中,某统计量为-1.5,该统计量最有可能是( )
A. 标准差
B. 方差
C. 标准分数
D. 相关系数
【答案】C
【解析】标准差是指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 方差是指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 标准分数是利用线性转换的原理,将一组数据转换成不具有实质的单位与集中性的标准化分数; 相关系数是指用来描述两个变量相互之间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的数字特征量,包括积差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二列相关系数、点二列相关系数、多系列相关系数等。相关系数只能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并不能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此题可以用排除法,AB 两项的取值为正数; D 项,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为-l ≤l ≤1。
10.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
A. 教师中心
B. 学校中心
C. 学生中心
D. 活动中心
【答案】A
【解析】此题是考查的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三个中心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则强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学生中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