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题库>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45岁,10年前患乙型肝炎,5年前发现肝硬化,脾肿大。突然呕血、黑便,伴头晕、出冷汗,血压75/45mmHg,脉搏110次/min,急诊抢救后病情稳定,未见再出血表现。最恰当的治疗方案是()。(提示Hb90g/L,白蛋白22g/L,患者出血停止,出现腹腔积液。)

A . A.长期保肝治疗
B . 待患者肝功能和腹腔积液改善后择期手术
C . 再出血后内镜硬化剂注射
D . 再出血后三腔囊压迫止血
E . 再出血后静脉注射垂体加压素
F . 急诊手术治疗

有关解剖无效腔的描述正确的是() 死腔气约为150ml。 解剖无效腔又称死腔气。 死腔气不参与气体交换,仅在呼吸细支气管以上气道中起传导作用。 死腔气约与潮气容积相等为500ml。 死腔气参与气体交换。 患者男,45岁,10年前患乙型肝炎,5年前发现肝硬化,脾肿大。突然呕血、黑便,伴头晕、出冷汗,血压75/45mmHg,脉搏110次/min,急诊抢救后病情稳定,未见再出血表现。此时最合理的处理是()。(提示急诊上消化道造影显示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腹腔积液明显,GPT时常升高,有时巩膜黄染。) A.长期保肝治疗。 选择脾切除,门脉周围血管离断术。 选择脾切除。 保肝的同时长期静脉注射止血药。 保肝的同时反复内镜硬化剂注射或长期普萘洛尔治疗。 即刻手术。 与肺有效气体交换有关的因素是() 吸入气体的分布和通气与血流二者的比例关系以及气体的弥散。 血流量。 胸内压。 通气量。 二氧化碳浓度。 患者男,45岁,10年前患乙型肝炎,5年前发现肝硬化,脾肿大。突然呕血、黑便,伴头晕、出冷汗,血压75/45mmHg,脉搏110次/min,急诊抢救后病情稳定,未见再出血表现。择期治疗的目的是()。 A.提高抵抗力。 减轻门脉高压。 防止肝癌发生。 减少腹腔积液。 防止上消化道出血。 预防肝衰竭。 甘遂和大戟均具有的功效是()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峻下逐水,杀虫疗疮。 泻下攻积,润燥软坚。 峻下逐水,祛痰止咳。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患者男,45岁,10年前患乙型肝炎,5年前发现肝硬化,脾肿大。突然呕血、黑便,伴头晕、出冷汗,血压75/45mmHg,脉搏110次/min,急诊抢救后病情稳定,未见再出血表现。最恰当的治疗方案是()。(提示Hb90g/L,白蛋白22g/L,患者出血停止,出现腹腔积液。)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