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建筑工程题库>市政公用工程题库

问题:

[单选] 大型水池施工中的实用抗浮措施不包括()。

A . A、降低地下水位
B . B、基坑四周设防汛墙
C . C、使水池内外无水位差
D . D、构筑物增设锚杆

给排水管网维护与修复技术之案例分析 1.背景 某公司承担了排水管道维护及其管道修复工程。在维护巡视中发现新建北路下的某段管道是盲端,经公司研究决定于2010年7月15日准备将新建北路的排水管道与已建成的管道井堵口打开连通。公司派新进场的几名临时工人进行该项目作业。第1名作业人员打开第一个井立即下井作业,由于管道内涌出大量硫化氢气体,致使该作业人员当场晕倒,地面的5名作业人员见状后先后下井救人,也相继晕倒,待消防队员赶来时,已造成3人死亡,3人重伤。 调查中发现:已建成管道为钢筋混凝土管,直径1500mm,由于年久疏于维护管理,已存在多处局部损坏,其中三个井段由于地面超载等原因造成管道裂缝,经鉴定结构尚可满足承载要求,拟采用全断面修复法实施修复。 2.问题 (1)第1名作业人员的作业程序和随后施救人员的做法是否正确? (2)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3)三个井段可以采用哪些修复方法? 某一水库的原水悬浮物一般在50~80mg/L,水质稳定,合理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是()。 A、原水→沉淀→消毒。 B、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原水→澄清→过滤→消毒。 D、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对浊度小于3mg/L的河水。一般给水处理厂广泛采用的常规处理流程是()。 A、原水一过滤一消毒。 B、原水一接触过滤一消毒。 C、原水一混凝、沉淀或澄清一过滤一消毒。 D、原水一预沉淀一混凝、沉淀一过滤一消毒。 水池满水试验的做法包括()。 A、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并达到强度要求。 B、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高度为设计水深的1/3。 C、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D、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E、注水至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有顶的预制安装水池浇筑板缝混凝土,应在当日()气温时进行。 A、最高。 B、最低。 C、白天平均。 D、夜间平均。 大型水池施工中的实用抗浮措施不包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当构筑物无抗浮设计时,水池施工应采取抗浮措施
(一)下列水池(构筑物)工程施工应采取降排水措施
1、受地表水、地下动水压力作用影响的地下结构工程。
2、采用排水法下沉和封底的沉井工程。
3、基坑底部存在承压含水层(见1K411024),且经验算基底开挖面至承压含水层顶板之间的土体重力不足以平衡承压水水头压力,需要减压降水的工程。
(二)施工过程降排水要求
1、选择可靠的降低地下水位方法,严格进行降水施工,对降水所用机具随时做好保养维护,并有备用机具。
2、基坑受承压水影响时,应进行承压水降压计算,对承压水降压的影响进行评估。
3、降排水应输送至抽水影响半径范围以外的河道或排水管道。并防止环境水源进入施工基坑。
4、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间断降排水,并应对降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构筑物未具备抗浮条件时,严禁停止降排永。
当构筑物无抗浮设计时,雨汛期施工过程必须采取抗浮措施
1、雨期施工时,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或外表水大量涌人基坑,使构筑物的自重小于浮力时,会导致构筑物浮起。施工中常采用的抗浮措施如下:
(1)基坑四周设防汛墙,防止外来水进入基坑;建立防汛组织,强化防汛工作。
(2)构筑物下及基坑内四周埋设排水盲管(盲沟)和抽水设备,一旦发生基坑内积水随即排除。
(3)备有应急供电和排水设施并保证其可靠性。
2、当构筑物的自重小于其承受的浮力时,会导致构筑物浮起;应考虑因地制宜措施:引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外来水进入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以减小其浮力,使构筑物结构免于破坏。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