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北大学新闻学院814新闻传播业务之《新闻编辑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5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引题
【答案】引题是指位于主题之前,用以引出主题的辅题,字号小于主题,常用于说明、引申和烘托主题。因排列有纵向和横向,又分别被称为肩题和眉题。引题不能脱离主题而独立存在,是依附于主题而存在,表现力一法、句子结构和外在形式都比较自由。引题的字数不受主题限制。从简洁和美观考虑,两者的数量一般以接近为宜。
引题在消息中运用得比较多,在通讯中一般不用引题。其功能表现在:交代新闻的来源、背景和原因; 点染新闻的环境、气氛。
2. 报道平衡
【答案】报道平衡是指各种报道的量符合一定比例,而不是畸轻畸重。它包括报道重点与报道面的平衡、选材领域的平衡、报道对象的平衡等。在新闻报道中,记者经常会遇到包含着矛盾对立的复杂事件。为了使报道公正准确,记者必须兼顾矛盾双方,从不同的消息源获取信息,并将对立面的事实和观点同时摆出来。
3. 编排设计的原则
【答案】版面和节目的编排设计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1)相符原则,即编排设计要与服务对象相一致; (2)重点原则,即编排设计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3)有序原则,即编排设计要分清条理和层次:(4)便易原则,即编排设计要易于受众阅读或获取信息。
4. 类题
【答案】类题产生于清光绪年间,是指将原本杂乱无章的内容划分为几个门类的标题,类似今日报纸中的专栏新闻的标题,但并非为每条新闻所作的题。它比无标题时代前进了一步,但表意仍然很概括、笼统、勉强,算不了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标题。
5.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答案】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是指确定媒介的目标受众,是在对媒介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媒介产品的市场占位作出决策的活动。它实际就是要发现那些信息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从而为某种媒介产品创造出市场需求的受众群体,以便针对这种需求进行产品决策。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媒介发展的速度极快,大众传播已经进入了由“大众”变为“小众”(或称
第 1 页,共 9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