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传统农业有哪些特征?

【答案】传统农业的特征包括:

(1)技术停滞

在传统农业中,农民以传统的直接经验技术为基础,使用简陋的铁术农具和人力、畜力以及水力和风力进行生产,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极其缓慢,农业完全以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

(2)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

粮食产量的增加的途径:

①扩大耕地面积,形成粗放式耕作

由于地球上可开垦荒地有限,这一方式越来越失去了发挥作用的余地。

②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劳动投入,形成劳动密集型的精耕细作

山于技术停滞,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发挥作用,因而劳动生产率呈下降趋势。

(3)封闭的、自我循环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在传统农业中,很少有外部生产要素的投入,而所生产的农产品也主要是满足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产品剩余很少,农业生产基本处于自我循环状态,形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了解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

【答案】(1)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农业经济学科的理论

特奥多·冯·戈尔兹:力图使农业经营学从李比希影响下的农业化学转回到经济学,其代表著作是《农业经营学》。

弗里德里希·艾瑞保:

①根据屠能《孤立国》理论,说明各个经营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并从各个农业经营部门经济地位上的差别;

②阐述土地、劳动、资本这三个要素相互配合的比例,以及成本价格和产品价格等。其代表著作是《农业经济学说论文集》、《农场与农地评价学》、《农业经营学概论》。

特奥多. 布林克曼:以屠能的理论为基础,并都把农业经营学的重心放在经济学方面(比艾瑞保的更为简练),其代表著作是特奥多。布林克曼。艾瑞保和布林克曼的理论奠定了现代农业经济学的基础,并对农业经济各分支的建立有着重大的影响。

(2)20世纪初以后现代农业经济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①农业经济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四大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农业生物科学; 农业环境科学; 农业工程科学; 农业经济科学

三人农业研究领域:农业经济、管理科学; 农业机械、工程科学; 农业生物、环境科学

农业经济科学包括农业经济学(又分为农业生态经济学、农业资源经济学、农业生产经济学、农业发展经济学)、土地利用、农村金融、农村市场学、农业财政、农业会计、农业技术经济学、农场经营管理学、国际农业经济、农产品贸易、农村社会学等。

②德国的农业经营学派对现代农业经济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农业经济科学也是在现代西方基础经济理论,尤其是微观经济学运用于农业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分化、成熟和完善起来的。

③20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农业经济学的发展

布莱克:应用新古典理论,综合农场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发表了《生产经济学概论》,这是以农业生产经济学命名的第一部著作。

海地:运用微观经济学和20世纪40年代统计学、数量经济学的各种新成果,发表了《农业生产经济学与资源利用》。他的农业生产经济学规定l 精密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系统引入生产函数和线性规划,使农业生产经济学成熟和完善起来。

20世纪50年代以后,农业生产经济学进一步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并出现研究农产品市场与需求、研究生产中风险与不确定性、研究大范围农业与多层次农业明显趋向。

3. 农产品流通的特点是什么? 渠道有哪些?

【答案】(1)农产品流通特点

①在流通过程中需要有储备、运输和分销环节,以保证均衡上市和满足城乡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普遍需求。

②农产品具有易腐、易损、不耐储藏的特点,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下降,造成损失。

③农产品体积偏大、重量偏重,运输成本在价格中占的比例较大,不太适合长距离运输。 ④消费者零散购买,一次购买数量少、购买频率高:消费者往往凭知觉感受(如大小、颜色、新鲜度等)对农产品进行品质评价,但对农产品的营养性和卫生安全性难以把握。

⑤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以及需求的收入弹性相对小。

(2)农产品流通渠道类型

农产品流通渠道类型及环节如图所示。

图农产品流通环节示意图

根据农产品的销售形式将流通渠道分为:直接流通渠道、间接流通渠道。

①直接流通渠道是指产品由生产者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中间不需要其他交易环节。间接流通渠道是指生产者生产的农产品经过批发和零售等中间环节后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

②间接流通渠道主要包括四个主要阶段:生产阶段一一批发阶段一一零售阶段一一消费阶段。 a. 生产阶段是流通的起点和源头。生产者的产品需要经过流通渠道才能进入消费者手中,实现商品的价值。

b. 批发阶段和零售阶段位于农产品流通渠道的中间。批发通常由一个或两个批发环节(一次、二次批发)构成,批发是一个大进大出的批量交易过程。

c. 农产品经过批发环节后进入到零售阶段,零售阶段有许多零售商把商品销售给消费者,最终完成农产品的整个流通过程。

d. 消费阶段包括居民家庭消费、团体消费以及户外餐饮消费。

4.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特点及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来代替生产效率低下的落后农业技术。

广义的农业技术进步,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即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2)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

①渐进性

这要求人们在推进技术进步中,不仅要重视重大技术的进步,更要重视渐进性的技术进步。②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