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大学814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4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电视评论的解说、论述性语言有哪些特点和要求?
【答案】电视评论的解说、论述性语言有以下几个特点和要求:
(1)似断实连,与画面、同期声互为补充
电视评论(特别是电视述评)的解说、论述性语言与文字评论不同,报刊评论一般独立成篇,本身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电视评论的解说与论述性语言一般不能独立存在,只是电视评论各类语言中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与其他要素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如果把解说词从节目中单独抽出来,就会发现它们显得东一句、西一句,思维上存在着跳跃,段落间不够连贯,逻辑上也时常显得不够完整,但正是这种不连贯和不完整,才为画面、同期声等电视评论的其他要素提供了应有的空间。
(2)简捷流畅,具有口语化的特征
电视评论的解说、论述性语言是为“说”而写的。因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简练准确地叙述事实和分析议论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考虑到电视广泛的群众性和转瞬即逝的传播特点。在写作解说词时应尽量使用通俗、生动的大众化语言和易受性较强的口语化方式。
(3)逻辑严密,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
电视评论与电视报道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理论色彩和思辨性。因而,在发挥电视长于表现事实、展示过程优势的同时,以收集、整合而成的各方意见为基础,适时地做出准确的分析、发表精当的议论,是显示电视评论逻辑力量和增强其评析力度的关键所在。
2. 杂文的写作要求有哪些?
【答案】杂文的写作要求主要包括:(1)贬瘤弊常取类型“贬锢弊常取类型”是指,批判错误的东西,要善于抓住典型的人和事。这是杂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写杂文要善于“取类型”。这个“取类型”的过程,是杂文作者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的过程,也是用极省俭的笔墨,抓取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点一滴,放到杂文这台小小的显微镜下,进行解剖研究的过程。
(2)学会小题大做
学会小题大做,首先要做到取材要小。应当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要努力做到三“小”:题日小、角度小、口子小。“大做”,并不是讲些人所共知的大道理,而要善于从小题目中分析出一些
第 1 页,共 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