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题库

问题:

[问答题]

甲公司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于2017年1月1日开始对有关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作如下变更:
(1)将一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改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
(2)对某栋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该办公楼2017年年初账面价值为6800万元,未发生减值,变更日的公允价值为8800万元。该办公楼在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与其原账面价值相同。
(3)将产品质量保证费用由按销售收入2%计提改按3%计提,2017年销售收入为50000万元。
(4)将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由10年改为8年,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甲公司该管理用固定资产原每年计提折旧额为230万元(与税法规定相同),按8年及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2017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350万元。变更日该管理用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5)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由先进先出法改为移动加权平均法。甲公司存货2017年年初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6)用于生产产品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由直线法改为产量法。甲公司该生产用无形资产2017年年初账面余额为7000万元,原每年摊销700万元(与税法规定相同),累计摊销额为2100万元,未发生减值;按产量法计提摊销,2017年应摊销800万元。变更日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7)内部研发项目开发费用的处理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改为符合条件的资本化。2017年发生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费用为1200万元。税法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费用的计税基础为其资本化金额的150%。
(8)所得税的核算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上述变更均符合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涉及会计政策变更的[除事项(5)]均采用追溯调整法,不存在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情况;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不会发生变化。

根据资料(7),判断内部研发项目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费用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其发生额。

甲、乙签订一买卖合同,甲向乙购买机器5台及附带的维修工具,机器编号分别为E、F、G、X、Y,拟分别用于不同厂区。乙向甲如期交付5台机器及附带的维修工具;经验收,E机器存在重大质量瑕疵而无法使用,F机器附带的维修工具亦属不合格品,其他机器及维修工具不存在质量问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甲如何解除合同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甲可以解除5台机器及维修工具的买卖合同","甲只能就买卖合同中E机器的部分解除","甲可以就买卖合同中E机器的部分与F机器的部分解除","甲可以就买卖合同中F机器的维修工具的部分与E机器的部分解除"] 甲公司购买乙公司一批货物,约定甲公司于5月6日到乙公司仓库提货。乙公司已将货物准备妥当,通知甲公司提货,但由于甲公司疏忽,当E1未安排车辆提货。次日凌晨,乙公司仓库遭雷击起火,该批货物全部被烧毁。下列关于该批货物损失承担的表述中,符合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的是()。 ["甲公司和乙公司分担货物损失.因为双方都没有过错","甲公司承担货物损失,因其未按约定时间提货","乙公司承担货物损失,因为货物所有权没有转移","乙公司承担货物损失,因为货物仍在其控制之下"] 实收资本增加的途径有()。 ["接受投资者追加投资","本年度实现净利润","盈余公积转增资本","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下列各项中,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的有()。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所得","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甲、乙双方于2013年1月7日订立买卖1000台彩电的合同,价款200万元,双方约定:甲支付全部价款后,彩电的所有权才转移给甲。乙于2月4日交付了1000台彩电,甲于3月5日支付了100万元,5月6日支付了剩余的100万元。下列关于彩电所有权转移的表述中,符合《合同法》规定的是()。 ["2月4日1000台彩电所有权转移","3月5日1000台彩电所有权转移","3月5日500台彩电所有权转移","5月6日1000台彩电所有权转移"]

甲公司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于2017年1月1日开始对有关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作如下变更:
(1)将一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改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
(2)对某栋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该办公楼2017年年初账面价值为6800万元,未发生减值,变更日的公允价值为8800万元。该办公楼在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与其原账面价值相同。
(3)将产品质量保证费用由按销售收入2%计提改按3%计提,2017年销售收入为50000万元。
(4)将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由10年改为8年,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甲公司该管理用固定资产原每年计提折旧额为230万元(与税法规定相同),按8年及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2017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350万元。变更日该管理用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5)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由先进先出法改为移动加权平均法。甲公司存货2017年年初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6)用于生产产品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由直线法改为产量法。甲公司该生产用无形资产2017年年初账面余额为7000万元,原每年摊销700万元(与税法规定相同),累计摊销额为2100万元,未发生减值;按产量法计提摊销,2017年应摊销800万元。变更日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7)内部研发项目开发费用的处理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改为符合条件的资本化。2017年发生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费用为1200万元。税法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费用的计税基础为其资本化金额的150%。
(8)所得税的核算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上述变更均符合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涉及会计政策变更的[除事项(5)]均采用追溯调整法,不存在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情况;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不会发生变化。

根据资料(7),判断内部研发项目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费用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其发生额。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