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802机械设计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45号钢经调质后的对称循环疲劳极限当实际应力循环次数
A.257
B.367
C.474
D.425
【答案】B 应力循环基数次,
疲劳曲线指敛时,有限寿命的疲劳极限为( )MPa 。
【解析】根据笔记中有关有限寿命区间内任意循环次数W 的疲劳极限表达式可得
2. —般参数的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A. 齿面点蚀
B. 轮齿折断
C. 齿面胶合
D. 齿面塑性变形
【答案】A
3. 采用变位蜗杆传动时,是( )。
A. 仅对蜗杆进行变位
B. 仅对蜗轮进行变位
C. 同时对蜗杆和蜗轮进行变位
【答案】B
【解析】蜗杆传动的啮合特性类似于齿轮、齿条,其变位与之相同,即在切削时,刀具沿齿坯作径向移动。故变位时,只有蜗轮的尺寸发生变化,对蜗杆尺寸无影响。
4. —般二级齿轮减速器的中间轴是( )。
A. 传动轴
B. 固定心轴
C. 转动心轴
D. 转轴
【答案】D
5.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以及外圈与座孔的配合( )
A. 全部采用基轴制
B. 全部采用基孔制
C. 前者采用基孔制,后者采用基轴制
D. 前者采用基轴制,后者采用基孔制
【答案】C
6. 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
A. 包角太小
B. 初拉力太小
C. 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不等
D. 传动过载
【答案】C
【解析】带的松边和紧边两边的受力不一样,紧边上单位带长的伸长量要大于松边上单位带长的伸长量,带绕过主动轮时,由于拉力逐渐减小,所以带逐渐收缩,使带相对于主动轮向后滑动。带绕过从动轮时,由于拉力逐渐増大,所以带逐渐拉长,使带相对于从动轮向前滑动。
7. 选择或计算联轴器时,应该依据计算扭矩即大于所传递的公称扭矩T ,这是因为考虑到( )。
A. 旋转时产生的离心载荷
B. 机器不稳定运转时的动载荷和过载
C. 制造联轴器的材料,其机械性能有偏差
D. 两轴对中性不好时,产生的附加载荷
【答案】B
【解析】由于机器起动时的动载荷和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载现象,
引入了工作情况系数 因此计算转矩
8. 齿轮联轴器对两轴的( )偏移具有补偿能力,所以常用于安装精度要求不高和重型机械中。
A. 径向
B. 轴向
C. 角
D. 综合
【答案】D
9. 圆柱拉伸、压缩螺旋弹簧在外载沿其轴心线作用下,弹簧丝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 )。
A. 弹簧丝截面中心处
B. 靠近弹簧轴心的一侧
C. 远离弹簧轴心的一侧
【答案】B
【解析】由于弹簧升角和曲率的影响,弹簧丝截面上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弹簧丝截面靠近轴心的内侧。
10.在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的计算主要是针对( )来进行的。
A. 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抗弯强度
B. 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抗弯强度
C. 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抗弯强度
D. 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抗弯强度
【答案】D
【解析】由于蜗杆的材料强度较高,蜗轮齿是连续的螺旋形,蜗杆螺旋齿部分的强度总是高于蜗轮轮齿的强度,因此失效常发生在蜗轮轮齿上
11.下列普通带中以( )带的截面尺寸最小。
A.A 型
B.C 型
C.E 型
D.Z 型
【答案】D
12.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若不改变轴的结构和尺寸,仅将轴的材料由碳钢改为合金钢,其结果是( )。
A. 提高了轴的刚度
B. 提高了轴的强度
C. 只提高了轴的强度而不能提高轴的刚度
D. 轴的强度和刚度均可提高
【答案】C
13.蜗杆传动的材料配对为钢制蜗杆(表面淬火)与青铜蜗轮,因此在动力传动中应当由( )的强度来决定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
A. 蜗杆
B. 蜗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