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培养单位海洋研究所852细胞生物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黏着斑
【答案】黏着斑是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方式,参与的细胞骨架结构组分是微丝、跨膜粘连蛋白是整联蛋白,有利于细胞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以及细胞生长的信号传递。
2. 细胞自噬
【答案】细胞自噬是指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双层膜包裹的细胞自身物质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物质的过程。。正常的动物细胞为了维持细胞内环境的动态平衡,需要不断降解功能失常或不需要的细胞结构,如各种蛋白质、细胞器以及各种胞质组分。通常,寿命较短的蛋白质如调控蛋白等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进行降解;而寿命较长的细胞结构及蛋白质通过细胞自噬途径,由溶酶体进行降解。细胞自噬的特征是细胞中出现大的双层膜包裹的自嗤泡即自嗤小体。
3. synapsis
【答案】synapsis 的中文名称是联会。联会是指减数分裂前期的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来自父母双方的同源染色体逐渐靠近,沿其长轴相互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过程。联会形成四分体,由两条染色体共四条染色单体组成。
4.
双线期
【答案】双线期是指在第一减数分裂前期,继粗线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重组阶段结束,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仅留几处相互联系,四分体结构变得清晰可见。在双线期可见染色体交叉。
5.
细胞分化
【答案】
细胞分化是指在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
6.
组成型胞吐途径
【答案】
组成型胞吐途径
胞外基质组分、营养或信号分子等功能。
7.
【答案】Karyotype 的中文名称是核型。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
是指在真核细胞中,由高尔基体反面囊膜分泌的囊泡向质膜流动并与之融合的膜泡运输过程,呈连续分泌状态,完成质膜更新,分泌
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等。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着丝粒的位置)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即为核型。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体细胞的核型可代表该个体的核型。核型分析是指将待测细胞的核型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特性的分析,确定其是否与正常核型完全一致的过程,对于探讨人类遗传病的机制、物种亲缘关系与进化、远缘杂种的鉴定等有着重要意义。
8.
整合膜蛋白
【答案】
整合膜蛋白又称膜内在蛋白,是指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细胞膜中或内外两侧,以非极性氨基酸残基与脂双分子层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的一种蛋白。它与膜结合非常紧密,只有用去垢剂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出来。
二、填空题
9. 组成细肌丝主要的三种蛋白质是:_____、_____、_____。组成粗肌丝的主要蛋白质成分
【答案】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肌球蛋白
;微管蛋白
;微管蛋白
10.证明细胞的流动性方法有:①_____; ②_____;③_____。
【答案】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抗体诱导的成帽或成斑反应;光漂白恢复技术。
11.溶酶体的识别标志酶是_____; 微体识别标志酶是_____。
【答案】酸性水解酶;过氧化氢酶
【解析】溶酶体含有大量酸性水解酶来维持其酸性环境,保证其正常功能。微体即过氧化物酶体,其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12.细胞大小的上限主要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即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细胞的核质比;细胞的相对表面积;细胞内物质的交流
13.纤毛具有_____结构,通过微管上结合的_____分解_____造成微管间的_____。
【答案】“9+2”排列的平行微管;ATP 酶,ATP ;二联管解聚
14.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根据增殖情况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3种类型。
【答案】周期中细胞;
暂不增殖的细胞(期细胞);终末分化细胞是:_____。构成微管的蛋白有两类:_____和_____。
15.粗面内质网膜上的核糖体结合蛋白是_____,这类蛋白对核糖体有高度亲合力,可与核糖体_____结合。
【答案】易位子;大亚基
16
.期细胞同S 期细胞融合,则S 期细胞
_____
则S 期细胞_____
,
均产生_____。期细胞
_____期细胞
_____期细胞同S 期细胞融合,细胞期细胞分别同M 期细胞融合,
则
【答案】染色体凝聚;发生染色体复制;DNA 复制加快;保持不变;染色体超前凝聚
17.
各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
【答案】胚胎;休眠;卵母
18.高尔基体是多层扁囊的结构,是一个极性细胞器,由近细胞核到近细胞质膜的方向依次为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顺面膜囊或顺面网状结构;中间膜囊;反面膜囊和反面网状结构长短不一,有的细胞只有数十分钟,如_____细胞,有的可长达数月之久,如_____细胞和_____细胞。
三、简答题
19.为什么说“细胞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答案】之所以说“细胞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主要原因如下:
(1)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地球上的生命形式(除病毒外)均由细胞构成,病毒也需要寄生于细胞,才会体现出生命的特征。
(2)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有机体一切代谢活动最终要靠各种细胞来完成,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是细胞的共同特点。
(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有机体生长与发育是依靠増殖、生长、分化与凋亡来实现的。
(4)细胞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桥梁。单细胞生物的繁殖表现为细胞一分为二,多细胞生物依靠细胞分裂形成特殊形式的生殖细胞一一孢子或配子,上一代的遗传信息存在于生殖细胞的核中。
(5)细胞是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结合的综合体,也是高度有序的,具有自组装能力的自组织体系。
(6)细胞是生命起源的归宿,是生物进化的起点。
20.如何证明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是由两个不同的结构系统来实现的。
【答案】1968
年等人用超声波将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碎片可自然卷成颗粒朝外
磷酸化
的小膜泡,这种小膜泡称为亚线粒体小泡,它们具有电子传递和磷酸化的功能。如用胰蛋白酶或尿素处理,则小泡外面的颗粒可解离下来,这样的小泡便能进行电子传递,
而不能使
生成
偶联的能力。由此可见,
由如果将这些颗粒重新装配到无颗粒的小泡上时,则小泡又恢复了电子传递和磷酸化相脱氢酶至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整个呼吸链的各种组分均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中,而颗粒是氧化磷酸化的偶联因子,位于内膜的基质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