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症医学(医学高级)题库>凝血系统功能障碍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47岁,因“被重物砸伤致右侧肢体疼痛、畸形30分钟”来诊。查体:血压测不出,意识清,面色苍白,胸廓挤压痛(+),腹平,剑突下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骨盆挤压痛(+)。四肢皮温低,右上、下肢畸形,右足背动脉未触及搏动。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Hb)79g/L,血细胞比容(HCT)23.4%,血小板(Plt)18×109/L,凝血酶原时间(PT)27.3秒,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120秒,纤维蛋白原(Fib)1.83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20μg/ml,血钙1.35mmol/L。最可能存在的是()。

A . A.严重感染
B . 心包积液
C . 脾破裂
D . 创伤性凝血病
E . 溶血性贫血

HBsAg(+)、HBeAg(+),说明该病人()。 无传染性。 具有免疫力。 病情比较稳定。 乙型肝炎恢复期。 具有传染性。 女性,3岁。反复出现左心功能不全症状,行心导管检查发现左肺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肺动脉狭窄。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 右室双腔心。 临床资料:男,40岁。外伤后半小时。临床物理检查:面色苍白,脉搏120次/分,血压72/46mmHg。超声综合描述:图1基波检查:脾回声均匀,包膜完整,包膜下隐约可见少许低回声区,厚度<0.2cm。图2超声造影检查:注射造影剂后第8秒钟可见脾回声整体均匀增强,中央显示形态不规则条样无回声,宽度1.0cm,横贯脾,包膜下可见明显无回声环绕,深度0.5cm。超声提示()。 脾血管瘤。 脾破裂。 脾静脉扩张。 脾囊肿。 男,25岁,发病为腹痛,腹泻,水样便、无脓血,有里急后重,自感乏力。但体温正常,亦无脱水和呕吐,转氨酶正常。取粪便粘液部分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及白细胞,此患者应考虑为() 肠炎型沙门菌感染。 副霍乱。 轻型细菌性痢疾。 大肠埃希菌性肠炎。 阿米巴性痢疾。 目前改善认知功能最常用的药物是() 5-HT再摄取抑制剂。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扩血管药物。 脑细胞代谢药。 抗氧化剂。 患者男,47岁,因“被重物砸伤致右侧肢体疼痛、畸形30分钟”来诊。查体:血压测不出,意识清,面色苍白,胸廓挤压痛(+),腹平,剑突下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骨盆挤压痛(+)。四肢皮温低,右上、下肢畸形,右足背动脉未触及搏动。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Hb)79g/L,血细胞比容(HCT)23.4%,血小板(Plt)18×109/L,凝血酶原时间(PT)27.3秒,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120秒,纤维蛋白原(Fib)1.83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20μg/ml,血钙1.35mmol/L。最可能存在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