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893管理学(三)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结合自身实际简要分析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答案】从员工个人角度看,职业发展规划是指员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通过规划职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使自己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得到不断发展。通过职业发展规划,员工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和客观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它是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
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包含了一系列职业生涯中的重大转折,如专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就业单位的选择、职务的选择等。首先要在做好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在本人价值观的指导下,确定个人的长期与近期发展目标,进而拟定具体的发展规划。该规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根据自己的实际表现予以调整。
在员工的职业发展中,个人应从以下几方面认识自己:
(1)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兴趣。认清自己希望做什么及对什么最感兴趣。
(3)知识与能力。认清自己的知识、能力及工作阅历。
(4)个性与风格。认清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便于找准发展方向,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一般而言,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做程序化工作和独立性强的工作,善于与人沟通的人适合做管理和协调工作。
综上所述,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应建立在组织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个人自我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可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2. 战略愿景和使命陈述的内容。
【答案】(1)战略愿景和使命的含义
愿景,是由企业内部的成员所制定,借由团队讨论,获得企业一致共识,形成的大家愿意全力以赴的未来方向。包括核心信仰和未来前景两部分。
使命,企业使命企业使命是要说明企业的根本性质与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宗旨、哲学、信念、原则。
(2)战略远景和使命的陈述的内容
愿景和使命陈述回答的是“我们想成为什么和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愿景和使命陈述应该生动活泼、言简意赅、易于记诵且富有意义和鼓舞性。
愿景和使命陈述包括两个主要部分:核心意识形态和远大的愿景。核心意识形态由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两部分构成,它给组织提供了长久存在的基础,是组织的精神。远大的愿景由10---30年的宏伟大胆冒险的目标和生动逼真的描述两部分构成。
具体内容包括:
①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s)
核心价值观是组织持久的和本质的原则。它是一般性的指导原则,不能把它与具体的生产或经营做法混为一谈,不能为了经济利益或短期的好处而放弃它。目光远大的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不需要理性的或外在的理由,它们不随趋势和时尚的变化而变化,甚至也不随市场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②核心目标(core Purpose)
核心目标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目的,不是具体的目标或公司战略。有效的核心目标反映了为公司工作的内在动力,它不仅描述公司的产出或目标顾客,而且表达了公司的灵魂。
③10--30年的宏伟的、大胆的、冒险的目标10-to-30 year BHAG
目光远大的公司经常利用大胆的目标作为促进进步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手段。一个有效的BHAG 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被它吸引,并全力以赴地为之奋斗; 它非常明确,能够使人受到鼓舞; 它一目了然,几乎无须任何解释。
④生动逼真的描述(vivid descruption )
当我们确立了核心价值观、核心目标以及宏伟大胆冒险的远大目标后,想使它们发挥激励、鼓舞作用,必须要用生动逼真的语言将他们表达出来。
愿景和使命描述了组织来来期望达到的图景和组织为之奋斗的仟务。愿景和使命陈述与企业战略是不同的。战略是为了达到组织总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利用资源的总计划。如果把战略比作是硬件,那么愿景描述则是软件。它是组织的梦,如同个体人一样对未来的梦。
3. 比较规则与程序、规则与政策的区别。
【答案】规则与程序、规则与政策的区别包括:
(1)规则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或不采取某个特殊的或特定的行动。在通常的情况下,一系列规则的总和构成程序。
(2)程序规定了处理问题的例行方法、步骤,即办事手续。程序详细地说明完成某种活动的准确方式,是为了确保政策的落实而制定的。
(3)政策是指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或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在规定和执行政策时,必须具有一贯性和完整性。
(4)规则不同于程序:①规则指导行动但不说明时间顺序; ②可以把程序看成一系列的规则,但是一条规则可能是或可能不是程序的组成部分。
(5)规则也不同于政策。政策的目的是要指导行动,并给执行人员留有酌情处理的余地; 而规则虽然也起指导行动的作用,但是在运用时,执行人员没有自行处理权。
4. 要想使授权具有充分而理想的效果,组织必须提供哪些要素条件?
【答案】要想使授权具有充分而理想的效果,组织必须注意几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共享的信息。组织中的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具有共享性,组织如果能够使员工充分地获取
必要的信息资料,就会大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
(2)提高授权对象的知识与技能。组织必须对员工进行及时、有效的培训,以帮助他们获取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培训能够有效地帮助员工进行自主的决策,提高他们参与组织活动的能力,并为组织的团队合作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打下扎实的基础。
(3)充分放权权力。组织若要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就必须真正地放权给团队中的各个专家和基层人员,使每个成员都能根据工作过程实际进行适当的安排,这样,各种类型的权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
(4)对绩效的奖励。组织应该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和奖励系统,对组织成员的绩效贡献给予奖励。这种奖励系统应该既包括工资和利润提成,也包括一定的股权比例,如职工持股计划(ESOPs )等。
5. 简述史蒂文·科尔和约翰·杰麦尔领导替代理论的核心思想。
【答案】1978年,史蒂文·科尔和约翰·杰麦尔首次提出领导替代的概念,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普通员工受教育水平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也提高了,因此,在许多情景下被领导者可以“替代”领导者的部分职责。这就是有名的领导替代理论。具体内容如下:
(1)领导替代理论的环境变量
领导替代理论将环境变量分为替代因素和抵消因素,具体内容包括:
①替代因素会使领导行为变得多余和不重要。这些因素涉及下属、任务和组织自身存在的一些特点。如下属清楚了解自身职责,知道如何工作,具有较强的工作动力,并对工作感到满意。
②抵消因素是指下属、任务和组织中阻碍领导发挥作用或使领导行为无效的一些特点,例如,领导者缺乏对较佳业绩进行奖励的权力,就是抵消作用的一种环境变量; 而下属如果对领导者的激励毫无兴趣,也会导致领导行为没有任何意义。
(2)发生领导替代的条件
①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情感化的管理,上级的信任和下级的忠诚都是必须的; ②工作任务明确; ③完善的、规范的管理制度; ④被领导者自己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并且能自觉做、主动做和做好; ⑤被领导者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有自主意识且善于自我激励; ⑥企业文化鼓励组织成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⑦通过通讯工具保持联系,对下级难以解决的突发事件及时拿出解决方案,保持对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约束,发现偏差及时调整和控制。
(3)领导者面对领导替代挑战的方法
①领导者要充分认识领导替代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②要努力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③领导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是适应领导替代的保证。
6. 简述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形式及其优缺点。
【答案】(1)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形式
矩阵式组织又称规划一目标结构,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或项目、服务等)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同一名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