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把教育方针规定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献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我国教育方针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我国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次在教育法中对我国的教育方针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主要内容是,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1985《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强基础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高等教育,三级办学等。1993《改革发展纲要》,20世纪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两基,两全,两重。调整教育结构。

2. 古代斯巴达人为年轻一代所提供的教育主要是( )。

A. 文雅教育

B. 文体教育

C. 职业教育

D. 军体教育

【答案】D

【解析】斯巴达实行专制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经常与其他城邦发生战斗,形成了以体育和军事训练为特征的教育制度。

3. 先秦墨家所倡导的最具特色的教育内容是( )

A. 政治教育

B. 科技教育

C. 艺术训练

D. 军事训练

【答案】B

【解析】考查对墨家教育主张,墨家教育内容特色掌握程度。墨家的教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科技教育,文史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最有特点的就是科技教育,主张以科学原理和实用技术来让“兼士”获得实际的本领,而且墨家在机械制造、数学、光学,声学力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墨家排斥乐教,认为其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而且消磨人的意志,所以提倡实际的科技教育,而且,墨家的培养思维能力也是非常有特色。

4.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针对这一发展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 )。

A. 运算能力的培养

B. 操作能力的培养

C. 具体思维能力的培养

D. 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答案】D

【解析】这道题把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原理结合起来,考查对于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还有发展成就的理解掌握程度。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分别对应具体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A 、B 选项不符合题目逻辑。

5. 西南联大合并的学校中不包括( )

A. 燕京大学

B. 北京大学

C. 清华大学

D. 南开大学

【答案】A

6. 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

A. 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

B. 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

C. 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D. 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

【答案】C

【解析】凯洛夫的《教育学》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7. 倾向于废除直接教学,废除考试的教学课程流派是( )。

A.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C.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D.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答案】C

【解析】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探讨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分割成行为、认知等从属方面。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教学即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尤以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为代表。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

8. 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

A. 卢梭

B. 夸美纽斯

C. 乌申斯基

D. 福禄培尔

【答案】B

【解析】夸美纽斯从“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所谓“泛智”是一种全面的、能为所有人所掌握的全部知识。泛智思想要求“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且认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夸美纽斯指责当时的学校只是为富人、贵人设立的,穷人、贱人被排斥在校门之外。他要求学校向全体人们敞开大门,不论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

9. 下列尚未发生学习的现象是( )

A. 杯弓蛇影

B. 蜜蜂采蜜

C. 望梅止渴

D. 老马识途

【答案】B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对世界各地的教育制度进行调查,发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份报告指出各国的教育目的存在一些共同倾向,其中包括“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以及( )。

A. “培养完人”

B. “培养独立个性”

C. “培养国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