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8岁。乙型肝炎病史10年,因乏力、低热、腹胀、少尿来院就诊。检查发现巩膜黄染,腹部膨隆,有大量腹水存在。肝略缩小,脾肿大,超声显像见肝内纤维增殖,肝硬化结节形成,肝门静脉和脾静脉增宽。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肝门静脉高压症。与肝硬化腹水形成有关的有() A.抗利尿激素增多。 肝淋巴液生成过多。 前列腺素增多。 肾脏排钠排尿减少。 继发醛固酮增多。 肝门静脉压力增高。 低白蛋白血症。
胆盐和维生素B12的吸收部位是在() 胃及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十二指肠。 结肠上段。
不会对牙髓造成危害的因素是() 取印模。 磨除牙体组织过多。 消毒剂。 牙体预备产热。 都不是。
铸造金属全冠牙体制备时,面磨除() 0.1~0.2mm。 0.3~0.5mm。 0.6~0.7mm。 0.8~1.0mm。 1.2~1.5mm。
对镇痛解热抗炎药的正确叙述是()。 对各种疼痛都有效。 镇痛的作用部位主要在中枢。 对各种炎症都有效。 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与抑制PG合成有关。 抑制缓激肽的生物合成。
患者,男,26岁。建筑工人,烈日下户外操作4小时后,感觉头晕,头痛,少汗。患者神志清楚,面色潮红,体温40.5℃,脉搏110次/分,呼吸30次/分。疑为“轻度中暑”。物理降温后,测得体温为38.9℃,在体温单的记录方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