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652药学基础综合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6-氨基青霉烷酸。
【答案】6-氨基青霉烷酸是指各种青霉素共有的结构母核,抗菌活性虽较低,但对其加上不同侧链后,就可制成不同的半合成青霉素。
2. 球菌。
【答案】球菌是指形状为球形的细菌,根据其分裂的方向及随后相互间的连接方式又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3. 溶源细胞。
【答案】溶源细胞,又叫细胞溶源化,是指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寄主细胞。溶源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以极低的频率(10〜6)发生自发裂解,在用物理或化学方式处理后,会发生大量裂解。
4. 细胞基质。
【答案】细胞基质,又称细胞溶胶,是指在真核细胞中,除细胞器以外的胶状溶液,内含赋予细胞以一定机械强度的细胞骨架和丰富的酶蛋白、各种内含物以及中间代谢物等,是细胞代谢活动的重要基地。
5. 光介导紫膜ATP 合成。
【答案】光介导紫膜A TP 合成是指嗜盐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光能所造成的紫膜蛋白上视黄醛辅基构象的变化,使质子不断驱至细胞膜外,从而在膜两侧建立一个质子动势,再由它来推动ATP 酶合成ATP 。
6. 硫呼吸。
【答案】硫呼吸是无氧呼吸的一种,以无机硫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并产生
作用。
7. 月元病毒。
,又称普利昂或蛋白侵染子,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答案】朊病毒(prion )
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从而使宿主致病。
8. 球状体。
【答案】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是指残留了部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
的生物氧化
9. 放线菌。
【答案】放线菌是指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10.维生素C 二步发酵法。
【答案】维生素C 二步发酵法是指在反应中有两步由微生物发酵,其余各步仍为化学转化反应的一种混菌发酵法。
11.类毒素。
【答案】
类毒素是用甲醛溶液对外毒素进行脱毒处理,可获得失去毒性但仍保留其原有免疫原性(抗原性)的生物制品。
12.比生产率。
【答案】比生产率是指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产物的产量。
二、简答题
13.举例说明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答案】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特殊结构的共生体,而且微生物与植物之间互为对方提供营养物质或生长素物质,促进双方更为旺盛的生长,微生物与植物形成的共生体有根瘤、叶瘤和菌根等。根瘤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的共生体,根瘤菌在共生体根瘤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作为生长和固氮的碳源和能源,固定后的氮素除部分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输送给植物,而植物则把光合作用产物提供给根瘤菌。如果将两者分开,根瘤菌则难以固定氮素,豆科植物则生长不良。
14.试简述不同类型好氧固氮菌的抗氧机制。
【答案】好氧固氮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进化出适合在不同条件下保护固氮酶免受氧害的抗氧机制。
(1)好氧性自生固氮菌的抗氧保护机制:
①呼吸保护,以极强的呼吸作用迅速将周围环境中的氧耗掉,使细胞周围微环境处于低氧状态,借此保护固氮酶;
②构象保护,当氧分压较大时,固氮酶能形成一种无固氮活性但能防止氧害的特殊构象。 (2)蓝细菌的固氮菌的抗氧保护机制:
①分化出特殊的还原性异形胞,异形胞外有一层较厚的外膜,具有阻止氧气进入细胞的屏障作用; ②异形胞内缺少光合系统加上脱氢酶和氢化酶的活性很高,使异形胞维持很强的还原态; ③异形胞以很强的呼吸作用,可以消耗过多的氧并产生对固氮必需的ATP 。
(3)豆科植物根瘤菌的抗氧保护机制:
①形成特殊的组织结构——类菌体,使根瘤菌在一个低氧的内环境里固氮;
②类菌体内存在大量的豆血红蛋白,具有缓冲作用,使氧维持在低而恒定的水平。
15.直接凝集反应的玻片法和试管法有何异同点?
【答案】(1)玻片法和试管法的相同点:
直接凝集反应的玻片法和试管法都是利用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进行凝集实验。
(2)玻片法和试管法的不同点:
玻片法一般是用已知抗体测未知抗原,是定性实验,而试管法是用已知抗原测未知抗体,是定性又定量的实验。
16.防止菌种衰退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防止菌种衰退的措施有:
(1)控制传代次数;
(2)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
(3)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传代;
(4)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5)讲究菌种选育技术;
(6)定期进行分离纯化。
17.如何初步判断并进一步验证某一细菌是否长有鞭毛?
【答案】在没有显微镜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观察生长在平板表面上的菌落形状或生长在半固体直立柱穿刺线上的细胞扩散现象,可推测某细菌可能长有鞭毛。
18.简述溶源性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答案】(1)溶源性细胞的形成过程:当温和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DNA 会附着或整合在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随寄主细胞DNA 的复制而复制,噬菌体蛋白质不合成,宿主细胞亦不裂解,形成的细胞(即溶源细胞)继续进行分裂繁殖,偶尔情况下,会以极低频率发生自发裂解或因外界因素诱发而裂解。
(2)溶源性细胞的特点:
①溶源性是可遗传的;
②可低频自发裂解或诱发裂解;
③具有免疫性,即溶源性细菌细胞对其本身产生的噬菌体或外来同源噬菌体不敏感;
④可以复愈;
⑤可以合成特殊的代谢产物. 如白喉杆菌被P 噬菌体感染以后产牛白喉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