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644政治学基础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制外政党

【答案】外生党即从体制外产生的政党,是在代议机关之外的政治力量对统治集团发起挑战并要求在代议机关中取得自己席位的政党。

2. 政党政治

【答案】通常意义上的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来行使国家政权的政治形式。狭义的政党政治专指政党执掌政权的活动。而广义的政党政治则是政党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的行使,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一种政治现象,包括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纲领而展开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3. 政党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政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政党是阶级的组织,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政党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③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纲领;

④政党具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

4. 政治统治

【答案】政治统治是指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双重驱使下,政治统治行为主体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必须建构政治权力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而建构这种关系的基本途径,在于把政治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力主体和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在内容上,它体现为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以此巩固政治权力主体地位、维护既有制约关系并保证政治权力效力。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它体现为政治权力主体控制社会政治冲突,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建立和维护其与社会成员之间权威与服从关系的行为。

5. 政治心理

【答案】政治心理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

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构成了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

(1)政治心理的特征:

①社会性。人处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人是社会的人,人们的政治心理也必然具有社会性色彩。团体政治心理是它的突出表现。

②阶级性。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政治心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③时代性。政治心理对时代精神有着强烈的反馈作用,能对时代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④区域性。位于不同区域的不同民族或不同国家的人民各有其独特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行为方式。此外政治心理还有波动性、顽强性、潜在性等特征。

(2)政治心理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可表现为:

①它是政治变革的动因之一;

②它是政治力量的组合与分化的重要原因;

③它是制定政纲政策的基本根据之一;

④它是产生政治行为的前提条件。

6. 政治关系

【答案】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十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包含着三个层面的关系:

①由人们的需求引起的,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利益关系;

②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结成特定的社会政治力量,并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形成的政治权力关系;

③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所构成的政治权利关系。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政治的一般本质内容,其他政治现象则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必然要表现为人类社会政治的发展和变化。

二、简答题

7. 试述福利国家产生的背景、政策措施及其社会作用。

【答案】福利国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福利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化要求而对生产关系作出的调整。

(1)福利国家产生的背景

福利国家产生于20世纪30, 40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应付经济危机,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干预的结果。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爆发,极大地摧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使得各种矛盾急剧激化。面对危机,资本主义各国垄断资产阶级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政权对于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控制和干预,寄希望于运用国家政权压制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摆脱危机。以美国为

代表的国家则采取了政府积极干预和引导社会经济生活,建设公共工程,政府扩大就业,并且调节社会分配,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方法为许多资本主义各国采用,从而形成了所谓“福利国家”。

(2)福利国家的政策措施

福利国家在社会政策方面主要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一些西欧高福利国家中,实行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公民享有各项经济社会福利与政治自由权利。

但是,资本主义国家这些经济政策措施的采取和实施,福利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化要求而对生产关系作出的调整。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

①福利国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生产资料仍然掌握和控制在资产阶级手中。福利国家采取的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政策措施,只是集中在生产过程、流通和分配领域,并没有触动资本私有制。

②福利国家仍然是垄断资本掌握的国家。垄断资产阶级凭借着自己的经济统治和支配地位,掌握和操纵着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而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利用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则进一步强化了垄断资本的政治地位。

③福利国家用于建立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经费,实际上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福利国家本质上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现代形态。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加深,福利国家日益表明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矛盾和困境。

(3)福利国家的社会作用

虽然福利国家在性质上仍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它在帮助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宣扬高福利的社会权利待遇,制造了一种“平等、公平”的幻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国家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

8. 简述英美两党制的异同。

【答案】两党制最初产生于英国,后传入英国的殖民地和受英国影响较深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当两党制与各国的具体的政治制度相结合,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党制度的运作模式。在目前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中,有两种典型的两党制模式,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和美国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1)英美两党制的差异:

①英国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的特点: